刀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節,我當太后這些年,刀豆,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揚揚了。”
馮憑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楊通道:“不好說。”
楊信彎腰,將那幾張抄來的詔令呈給她面前。馮憑伸手接過,她低頭認真瞧了半晌,道:“我當什麼新政,這不就是當年烏洛蘭言搞的那檔子事麼。只是換了個說法,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
楊通道:“倒也不全是。當年烏洛蘭延改政,重點在均田,皇上此次的重點在兵政。那些地方宗主,督護,仗著手中有兵,不聽朝命,朝廷憂慮此事非一天兩天了。年前劉威、賀木真和高曜的事怕是觸怒了皇上,所以此番下決心要收拾他們,削除地方宗主兵權。”
“啊……”
馮憑輕輕驚訝了一下:“我低估他了,沒想到他還有這膽量。”
楊信說:“我看他是決心要做這件事了。”
馮憑說:“皇上不會突發奇想,是誰上書的?誰先出的這主意?”
楊信說:“一個叫管通的人,皇上剛升了他的官。”
馮憑道:“名不見經傳之輩,說來就來,看來皇上早有此心了?”
楊信說:“怕是如此。”
馮憑說:“此事誰在主持?朝中誰在支援?”
楊信忙回說:“京兆王,元子推在主持。李因等人在大力支援。朝臣們倒也沒明確反對,只是在議論,怕得罪了地方。”
馮憑道:“他要效仿漢文帝削番了?”
楊通道:“而今天下的情形,可比漢文帝時要複雜多了啊。漢文帝要對付的只是幾個番王,咱們這,一面是宗主督護,一面是貴族豪強,大多是這兩種身份兼而有之。一面有漢人,一面有鮮卑人,又有匈奴、柔然人,大家都各懷其心,要讓大家同心一氣,可謂難上加難。”
馮憑道:“是難上加難。”
她不知道該說什麼,拓拔泓,初生牛犢不怕虎,跟他爹一樣。他要真能成事,她倒是真要另眼相看,給他喝聲彩的。
只是,這玩意兒,難。
當年烏洛蘭延是在這上頭栽了跟頭的。
她將那詔令遞還給楊信:“我倒是想看看皇上,究竟有多大能耐。他要真能強過他老子,那也不錯。”
楊通道:“娘娘別說,臣也蠻想看一看。”
她嘆道:“當年烏洛蘭延……”
她想起了烏洛蘭延,那人是先帝的愛寵。她嘆道:“要不是烏洛蘭延的死他傷了心,興許還能多活幾年。”
她感慨道:“均田的事,當年烏洛蘭延主導,李益也參與了。”
“說到均田的事……”
楊信瞥了她一眼,低問道:“娘娘還記得當年青州百姓造反的事嗎?後來鬧大了,百姓對均田不滿,朝野上下怨聲載道,皇上不得不撤了烏洛蘭延的職,將他下獄,徹底廢了均田。”
馮憑點點頭:“記得。”
楊信坐下,一邊給她捏肩,一邊似不經意道:“臣當時,人就在青州,對此事內情倒有一些瞭解。當時青州太守叫孫秀,事情就是他地方上起的。”
馮憑背往後靠,枕在他胸口,正閉目沉思,聞言,又睜了眼,道:“你認識他?”
楊通道:“頗為熟識。臣一度寄居在他府下謀食。多虧了他收留,否則臣當初就落魄街頭了。”
馮憑懶懶道:“說這話,又想讓我心疼你了?”
楊信笑:“不敢,臣只是當時人在青州,有一些見聞。”
馮憑說:“什麼見聞?”
楊信說:“烏洛蘭延。”
他道:“臣當時所見,地方,無論是大小官員,還是普通百姓,都極不喜歡他。百姓恨之者咒其死,官員恨之者欲其早日下位,把他比作朝廷之害。估摸著,全天下也就皇帝一個人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