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節,我當太后這些年,刀豆,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曜野心勃勃,對朝命時常陽奉陰違,對朝廷也不恭,李益總擔心他有朝一日會反叛。就算他不先動手,朝廷也會先動手的。留在這裡,不是長久之計,來日恐怕要受牽連。
就在他思索何去何從的時候,朝廷忽然下旨,徵召他回平城,擔任尚書郎。
他兄長李羨也得到詔令,起復一五品官職。
他感覺到這封旨意有些不尋常。
他想,這不會是太后的意思,應當是皇上的意思。
太后是不會徵召他的。
太后,他想,她大概此生也不想再看見他了。
只是,皇上為何會突然徵召呢。
他心裡不安,去信去詢問他兄長李羨的打算。李羨對此事也覺得很奇怪,他一時沒回復,但很快,朝廷又下了第二道徵召令。
一直等到第三道詔令下來,他估摸著,這遭是躲不過去的了。
某天夜裡,他收到了一封密信。
是馮憑。
是她的字跡,勸他不要回京城。
熟悉的字跡,激起了他心中久違的波瀾。
他知道自己其實是想回去的。
儘管有不安,有擔憂,但還是想回去。
他走了許多路,到了許多地方,心情總是陌生,又陌生又厭倦。總是待不了多久,便想離開,想回去。回去他曾生活過的,最熟悉的地方。他喜歡平城這個城市,喜歡平城宮這座皇宮。
高曜勸他不要回京,說:“皇上先前就和太后不和,你是太后的親信,皇上怎麼會突然召你回京呢?”
然而,長安已不可久居。
他不敢帶慧嫻回去,仍舊送她回了冀州。慧嫻得知他又要回京中去擔職,十分傷心,哭了好幾天。
他辭別家鄉,再次踏入了闊別三年的平城。
夢中的平城。
他已經忘了自己曾有多思念這個地方。他魂牽夢繞的所在,他在一場有一場的歡宴過後,腦海中恍惚想起的地方。
他不曾見到她。
儘管,他日日出入宮,但是從來不曾見到她。
她從來不露面。
朝堂上看不到她。
宮宴上,也沒有他的影子。
他覺得這樣很好,他亦沒有勇氣再和她相見,再見太難堪了,不如不見。然而他知道她離她並不遠,他們生活在一座皇城。
拓拔徵、劉孝仁、長孫侯等謀反一案,是他和李羨參與並策劃了的。拓拔泓遇刺一事,也是他參與並策劃的。
而幕後的主使者,是楊信。
楊信持著一對碧綠耳璫找到他,告訴他:“太后娘娘想跟李大人商量一樁事。”
那是一對造價不菲的翡翠耳璫,碧綠的透著冰,雕工很精緻,做成小豆莢的形狀。李益不會忘記,那是他曾經送給她的禮物。
他拾起那幅冰涼的首飾,那色澤、觸感……上面彷彿還帶著他的溫度。舊日的感情重回心頭。也許從來都未消失,只是被深藏進了心中的某個角落,此時像大浪拍擊著海崖一般重重拍擊著他的靈魂。
他鎮定道:“太后有何指教?”
楊信低下身,看著他眼睛,壓低了聲音,道:“過幾日,皇上要去禁苑中狩獵,太后要他死。屆時需要李大人相助。”
李益吃驚地看著楊信。
她要弒君?
他沒有太吃驚,只是有一點吃驚。或許,他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他將這話在心中斟酌半晌,繼而問楊信:“娘娘打算怎麼做?”
“廢了拓跋泓。”
楊通道:“殺了他。”
他道:“只要皇上一死,咱們可以立刻扶太子登基,然後由皇太后垂簾聽政。屆時朝堂便可重新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