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節,我當太后這些年,刀豆,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最近正為這件事情頭痛呢。”
拓拔子推說:“臣只是建議,此事當然還是要由太后拿主意。”
馮憑心說:這些人,嘴上乖,說讓自己拿主意,等自己真正拿主意, 他們又要跳出來找話說了。送走京兆王,她要召來高盛。
高盛是她一路提拔上來的,對她倒是忠心的,馮憑對這位老臣,倒是實話實說:“這件事,我也詢問過京兆王,京兆王推舉了賀氏和陸氏的女兒,只是我認為不太合適。”
高盛八成也猜出她的意思:“那娘娘的想法呢?”
馮憑說:“馮朗的女兒怎麼樣?”
高盛問說:“臣剛剛進宮時,看到宮門處有個小女娃,扎著雙丫,身高約四尺,年紀約摸八歲,太后說的便是這個孩子嗎?”
馮憑點點頭:“正是她。”
高盛說:“這,一門兩後,怕不是吉利之相。先帝去歲剛駕崩,皇上年紀尚小,朝局尚未穩。太后不過才垂簾聽政一年,便要立一個小小的八歲女童為皇后,又是自己的親侄,恐有攬權專斷之嫌,難免讓人懷疑太后的用心。皇上的婚事,雖是家事,卻也是國政,臣認為此事不妥。”
馮憑說:“我也知道不妥,那你告訴我怎麼才能妥呢?這件事,除了你我尚未同任何人說。就怕一說出來,滿朝都是反對聲,吵嚷得人頭疼。你有什麼主意嗎?”
高盛說:“臣不建議太后這樣做。太后為政時日尚淺,不宜徇私太過,招來非議。持事公允一些,更易讓朝臣們心服。一味地行權攬私,怕要失掉人心。”
馮憑尤不肯死心,道:“我當年被先帝封為貴人時也不過才九歲,先帝立我為皇后時,我也才十一歲,當時朝眾,也並沒有什麼話說。”
高盛說:“今時不同往日,何況,當年常太后居宮,也並沒有讓常家的女兒做皇后,而是立了馮氏,乃是知道常氏出身寒微,不堪當此大貴之選,恐為家族招來災禍。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自古便是災禍的釁由。若是做了太后,就必要從自己家族中擇皇后而立,這朝廷國家,豈不是要成了外戚的私產。”
馮憑聽到這句,已經是不太高興了,瞥了這人一眼,高盛卻還頂著她眼風繼續說:“德不稱其位,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任,其殃必大。皇后之位,重在選賢任能,依臣之見,從朝中出身名望相當的氏族中,擇起年紀得當,品貌出眾者立為皇后,才是得當之選。”
馮憑原地踱了幾步,慢慢往鳳榻上坐下:“你的意思,馮家的女兒做皇后,就是德薄而位尊,要招來災禍了?”
高盛說:“八歲的女童,有何德何才足以服眾呢?哪怕是加上太后的威望,怕也不足以支撐。太后既然沒有讓自己的兄長入尚書檯攬政,為何要讓自己兄長的幼女入宮做皇后呢?”
馮憑知道是說不過他,遂從善如流:“你說的也有道理,不過京兆王舉薦的那兩位,我都不中意。我記得,你不是有個孫女兒還未成婚嗎?她怎麼樣?”
高盛謙恭說:“臣那孫女,長得跟臣也差不多,皇上怕是不能中意。還是算了吧。真這樣,皇上得恨臣了。”
馮憑本被高盛的話說的有點生氣,及聽到這句,又忍不住笑了。她抬起頭,看她這位忠臣,長的是矮矮胖胖,厚嘴唇,大鼻子小眼睛,心中暗笑道:“高令相貌魁偉,孫女能像你不也挺好的,不至於入不了眼吧?”
她把高盛取笑了一通,心情是好些了,然而這事情還是沒拿定。
她並不想接受高盛的建議。
這件事放在心上,久未決斷,她後又問常英。
常英倒是支援她的,不過也有些遲疑:“臣明白太后的意思,只是怕朝臣們會有想法。一門出兩位皇后,這在歷朝歷代也不是沒有先例的,不過馮珂的確年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