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節,我當太后這些年,刀豆,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是有點瘦,個子跟楊大人差不多高。”

楊信在邊上笑:“跟我差不多高?那也挺高的了。”

馮憑說:“我聽說南人個子都很瘦弱矮小,面部身材都很扁平,沒有北方人高大,輪廓分明。”

第30章 看病

李益笑:“不是, 這徐濟之乃是南朝第一美男子, 相貌很出色。”

馮憑說:“是嗎?我怎麼沒聽說過?”

楊信笑說:“這我聽說過,這人不但醫術高明,而且美姿容, 言談舉止很有風度,人贈外號叫徐郎。”

楊信開玩笑說:“這南朝第一美男子遇到咱們李大人,不知道哪個更勝一籌。”

李益就只是笑。

兩日後, 徐濟之進宮來, 馮憑在崇政殿接見了他。

這人長的誠如李益所說,白白淨淨的, 舉止溫文爾雅。那禮儀作派, 一看就受過良好教養的世家子弟。就是有點瘦, 看著總有點弱不禁風的樣子。縱使這樣,說句美男子也是毫不過分的。馮憑感覺他氣質跟李益有點像, 但是不如李益, 至於哪裡不如, 一時倒也說不上來。

那徐濟之知道要見太后,還以為是位老夫人, 內心還有些惶恐。及見到榻上坐的婦人, 年僅二十稍許,相貌美麗柔和。一張圓潤白皙的鵝蛋臉,兩道彎彎柳葉眉,一雙眼睛大大的黑黑的,像小孩兒似的乾淨, 模樣很是面善,想來不是刁鑽刻薄的人,一顆心總算是放下了。

行禮的過程中,他又看到李益,一身硃紅色薄錦袍,璧人似的站在太后榻前,正和太后小聲交談著,兩個都是面帶笑容,目光盈盈,君臣竟像是毫無嫌隙似的。他心說:這兩個人看起來好生奇怪……剛想及此,頓時精神一振。心算了一下太后的年紀,又是死了丈夫的人,再看李益相貌出眾。他也是見過世面曉得道理的人,一下子就猜著了。

原來李益說舉薦他,他還頗有些擔心,不曉得李益在太后面前的面子怎麼樣,要是太后不喜歡他就糟糕了。一看李益和太后是這種關係,李益親口舉薦的人,太后必不至於為難,他心裡才有了底。

這會人起身來,馮憑賜了他坐,笑說:“李大人說你聽不懂北方話,是完全聽不懂嗎?”

徐濟之說:“臣先祖是洛陽人,臣會說一點洛陽話。”

馮憑笑說:“這倒巧,本宮也會說一點洛陽話。”

漢魏晉三代都城都在洛陽,以洛陽一帶為中心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地方語言,幾百年間,一直作為中原官話。當時的人,以講一口洛陽話自豪。吳國滅後,大文豪陸機陸雲兄弟北上洛陽,因為操得一口吳語,不會講洛陽話,被洛陽的貴族嘲笑其作的是鳥語。八王之亂後,晉室移鼎江南,定都建康,大量的北方僑民隨朝廷移居了江南,將北方話也帶到了江南,和當地的土著語言相融合。很多南方的僑姓貴族,本身就是北方人,到了南方,也堅持講洛陽話。

而在北方,因為地方割據,政權林立,不同的政治中心,往往以當地語言為依託,都會形成一套自己的官話。晉陽的講晉陽話,長安的講長安話。洛陽一帶因為常年戰亂,被戰爭所毀,幾十年來,早已經失去了中原重心地位,淪為邊緣地區,所以洛陽話在中原早已式微。北魏一統中原之後,定都平城,而今通行的語言卻很雜糅。拓拔氏是鮮卑人,鮮卑語自然是通行的語言,但是胡漢融合,漢話也是常用語,朝廷公文往來的書面語是漢語,從皇帝往下的鮮卑貴族們,都是從小學習漢文,都會說漢話。

至於日常偶爾會夾雜著的柔然、高車、匈奴等其他民族和地方語言,都被融合了。

宮中通行漢話,卻是從文成皇帝開始的。

文成皇帝拓拔叡,也就是馮憑的丈夫,其養母常氏是漢人。文成帝從小就說漢話,又娶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和陛下每天偽裝仇敵

魔法少女英俊兔

皇后之妹

趙十一月

女主總在打臉時出現

如意酥

原神:我有巨龍軍團

早柚不昰狸貓

誘她深陷

花時玖

絕品神醫

李閒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