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影孤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六章 草原(二),穿越人世間的少年,狐影孤航,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了老人的蒙古包,兒媳婦和孫子在家,分別叫嘎斯邁和巴雅爾,兒子巴圖給隊裡放馬去了,不在家。
巴雅爾九歲,但很壯實,很有野性,他在爺爺同意後,接了文昊的糖果,甜甜的叫叔叔。
老人養了六七條大狗,領頭的叫巴勒,蒙語的意思是虎。
巴勒是帶有藏狗血統的殺狼狗,高大凶猛,身子雖然不如一般的大狼長,但身高和胸寬卻超過了狼。
它和虎斑它們相互不服,不過都很規矩,沒有主人命令並不會打架。
老人用手抓羊肉招待客人,文昊從馬背上卸下米袋子送給老人作為感謝。
吃飯間,兩人說起黃羊,老人說道,
“早幾年的時候,草原上時不時地就能見到上萬只的特大黃羊群,部隊曾經用軍車和機槍到草原獵殺,結果把境內的黃羊都趕到境外去了。”
老人深愛著草原,對草原上的一切都深深眷戀並瞭如指掌,他對於草原、狼、羊和人關係的認知,不同於一般人。
可能是得益於長久的遊牧文化薰陶,他清醒地認識到:食肉的蒙古狼,正是蒙古草原和蒙古人得以長久生存的關鍵所在。
狼雖然也捕食牛羊,但更多時候是以野生食草動物為食,抓鼠捕兔吃黃羊,極大的保護了蒙古草原,也就使蒙古人有了生存的根本基礎。
老人講,狼還是草原上優秀的清潔工!
尤其是在爆發自然災害的情況下,草原狼把死去的牛羊馬、旱獺黃羊、野兔野鼠、甚至人的屍體統統處理乾淨,用狼嘴、狼胃和狼腸將所有的養分吸收,最後只剩下一點毛髮牙齒留給了草原,沒有給細菌留下一點點滋生的環境。
萬年曆史的草原能一直如此純淨,草原狼功勳卓著。
所以,他對蒙古狼的態度是:打,但不能打絕。
文昊認同老人觀點,引申講了生物鏈和生物防治,講了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也講了草原承載力的問題,老人極為感動,引為自己。
“沒想到,漢人裡面也有你這樣懂得草原的,真不簡單!”
“隊裡的負責人包順貴就太差了,雖然是蒙古人,不懂草原,天天殺狼,還抓天鵝,剷掉稀有的白芍藥種地……”
老人接著開始不斷嘮叨那個包乾部的不是。
“老人家,那樣的做法是不會長久的,自然規律人人要遵守,局面應該很快就會改變……”
“那就是長生天降福了……”
文昊給又老人說了青貯飼料的製法,說了這種技術對定居飼養,尤其冬季缺草時的巨大作用。
“有了這樣技術,就能把夏秋季節多餘的牧草有效儲存起來,以豐補飢,可以有效的保有牛羊數量。”
“牛羊群數量增加,就可以在大城建廠,取肉制皮紡毛,就連骨頭都可以在處理後做成飼料新增,利用率就大大提高,能養活更多的人……”
老人就盼望著能早日實現!
文昊當晚就在老人的蒙古包裡住了下來。
在蒙古草原,平安後面沒平安,危險後面有危險!
後半夜的時候,文昊便近距離的見到了人、狗和狼的惡戰……
深夜,文昊突然被嘎斯邁急促的呼叫聲和狗群的狂吼聲驚醒,他迅速穿好衣服,拿著手電筒衝出蒙古包,出門時還順手操起門旁一根馬棒。
透過雪花亂飛的手電光亮,他竟然看到嘎斯邁正拽著一條大狼的長尾,想把狼從擠得密不透風的羊群裡拔出來。
狼拼命地想回頭咬人,可是嚇破膽的傻羊既怕狼也怕風,拼命往擋風牆後面擠,前撲後擁。
把身體間的落雪擠成了臊氣烘烘的蒸氣的同時,也把狼的前身擠得動彈不得。
這隻倒黴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