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影孤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黃原的問候,穿越人世間的少年,狐影孤航,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一天後,風一停,兩人再次出發,到黃原行署,先去農科所掛了單,瞻仰了遺蹟之後,繼續向西北行,橫山山脈的氣象開始逐漸展現了出來。
這個宋朝時就盛產步跋子的地方,一道嶺挨著一道嶺,連綿不斷,一道溝連著一道溝,溝溝不絕,有時候一道溝能走一整天,橫山徹底的讓梁立雪明白了它的厲害。
到了原西縣城,天公作美,像是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再次下了一場小雨,把還在天上飄蕩的黃沙衝了下來,天地間好像洗過了一樣,黃原重新變的和藹可親,開始讓人依戀了。
兩人在招待所歇了一晚,第二天,先是到縣農技站換了介紹信,取了兩人的口糧。
文昊當天沒有走,特意領著梁立雪去了一趟縣高中,讓她領略了一下,這裡和她差不多的同齡人,日常的學習和生活。
看著同齡人參差不齊,大多有著補丁的衣服,見識了一下歐洲、亞洲、非洲饃饃,文昊又找同學們換了一點吃食。
不管身邊學生們的悄悄議論,兩人在場壩裡蹲著,吃了一次甲菜、已菜和丙菜,梁立雪臉都白了幾分,徹底的不說什麼了。
這對她來說,好像是截然不同的另一個世界,是那麼的陌生,和她以前的生活,是那麼的不一樣。
從縣高出來,文昊讓老實下來的梁立雪休息,自己出去轉了一下,回來時就多了一輛腳踏車。
第三天再次出發時,兩人都換上了自己最樸素的衣服,在招待所開了一個專門的房間,計劃讓梁立雪來往辦事時用來常住歇腳,然後,放下行李在房間裡,兩人就提著一些必須的生活用品,帶上口糧就出發了。
他們目前的身份,口糧是每人五十斤,文昊只換了一半,另一半換成了糧票,隨身攜帶。
從縣城到目的地有七十里路。
從縣城出發,路面還比較寬闊,往後就越走越狹窄,大約過了五十里後,大路完全消失了。
兩山夾峙的深溝,剛剛能擺下一條公路,很快的,壁立的橫斷山脈陡然間堵住了南北通道,公路盤山而上,延伸到了山的那面。
公路的坡度很長很陡,路邊的排水溝裡,偶爾翻倒的車輛讓梁立雪空前緊張,顧不得其它,緊緊的抱著文昊的腰腹。
就這樣,時而下來推車,時而順坡急下,翻過山嶺,進入一個溝道,仍然像山那面一樣狹窄。
這道溝每隔不太遠,就有一個村子,一條小河把它們串連了起來,文昊知道,地方沒錯,這應該就是那條東拉河了。
像銀子一般清亮的東拉河,在陽光的輝映下,波光閃閃地流淌著,和公路並行,在溝道里蜿蜒盤繞……
等下了山,過了兩個村子,就到了公社所在地。
公社在公路對面,一座小橋橫跨在東拉河上,把公路和鎮子連線起來,一條大約五十米長的破爛街道,唯一的象樣建築,就是供銷社的門市部。
文昊找人問了一下,這個叫石圪節村,兩人要去的目的地雙水村,離公社有十里路,過一個罐子村就到了。
路過公社前面的中學附近時,文昊特意停了車子,河的對面,有兩排石窯洞,四、五間教室,窯洞的下面,一個小土操場上立著一個破爛的籃球架,這就應該是公社的那所中學了吧,孫少安和田潤葉人生分道的地方。
今天正好是星期六,過來的時候,學生已經放學,三三兩兩的,有的步行隱入鎮子,有的進入出鎮的道路,有騎車的,還有步行的,他們應該是附近村子的學生。
“你們不像是這裡的人,是在等人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