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婉絮子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1章 懇請陛下收回成命,主母只想擺爛,被換親後起飛了,婉絮子鳶,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大盛帝國那塵封的記憶之中,刑部的檔案室內,一本本積年累月的卷宗彷彿在無聲地訴說著過往的無奈。
那些陳年舊案,每一樁每一件,無不因證據的缺失和線索的中斷而陷入漫長的沉寂。
即使有人能夠憑藉敏銳的洞察力,從細微之處抽絲剝繭,推理出隱藏的真相,但對於那些發生在遙遠邊陲之地,或是關鍵證據隱匿無蹤的案件來說,蒐集確鑿證據依舊如同大海撈針。
“一天解決一樁懸案,實在是過於苛求。”
這不僅是一個人的感慨,更是刑部上下共同面臨的困境。
“堂堂盛國的國師,以你的能力,此等小事,自然不在話下。”
皇帝的聲音沉穩而威嚴,一言既出,如九鼎震響,不容置疑。
盛珺薇心中湧起一陣愕然:“?!”
國師?
這個突如其來的稱呼讓她措手不及。
她明明是來請求辭去現有職務,渴望一份寧靜的生活,怎麼眨眼之間,命運就給她開了這樣一個玩笑?
竟然讓她成為了傳說中的國師!
在大盛帝國的歷史長河中,自古以來,國師一職並非尋常。
這不僅僅是一個名頭,更是一種特殊的權柄象徵。
國師雖無固定官階,卻能夠直接與皇帝溝通,對國家政策施加影響,某種意義上,其權勢甚至可能凌駕於宰相之上。
因為宰相處理政務還需遵循既定規則,而國師的行動,在世人看來,往往不受俗世法則拘束,彷彿一切行為皆遵循天道,自由而神秘。
然而,“天意”二字,又怎能輕易定義?
誰又能確保所謂的天意,不會被某些人利用,成為操縱權力的藉口?
想那前朝末代君王,耽於享樂,畏死如虎,迷通道士能使其長生不死,因而供養眾多僧道,其中甚至還冊封了一位國師。
這位國師的真正實力無人得知,但他上任之後,前朝皇帝大肆修建道觀,短短數年間,道觀遍地開花,民眾紛紛棄農從道,田園荒蕪,民生凋敝。
大盛帝國成立之初,正是鑑於前車之鑑,果斷廢除了國師之位。
面對皇帝如此任性的決定,盛珺薇感到一絲不安,這突如其來的國師之位,似乎暗藏玄機,令人難以琢磨。
她該如何應對?
“臣妾斗膽言之。”盛珺薇的聲音平靜而堅定,她輕輕說道:“微臣學識淺薄,實難擔此重任。再者,我玄門有自己的規矩,不可隨意干涉朝政,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在她看來,作為一名刑部郎中,專注刑律,不涉其他,尚能不違背先輩遺訓。
但國師的職位,則觸及更深層次的權力核心,加之她還揹負著“相府兒媳”的身份,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
回憶起前世,她曾是鄭亦揚背後的推手,助其步步高昇。
那個過程中,她學會了如何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尋求平衡,既成就了他,也鍛鍊了自己。
不同的是,鄭亦揚身處邊疆,作為將領,只要遠離京城,不惹是非,他便能在自己的領域內呼風喚雨。
而她當時所追求的平衡,是如何管理好手下。
但今時不同往日,她現在似乎站到了被他人操控的位置上,她必須學會向上尋找平衡的力量,掌握更大的主動權。
她的心願簡單而純粹。
積累足夠多的善行,希望有朝一日能超脫塵世的束縛。
只是這條道路,為何如此坎坷不平?
盛珺薇在心中默默嘆息,聲音輕得幾乎無法察覺。
這時,皇帝眉頭微揚,“莫非你真的看不清形勢?這是天大的恩賜啊!換作旁人,怕是早就欣喜若狂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