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善惡因果,終有報應
婉絮子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2章 善惡因果,終有報應,主母只想擺爛,被換親後起飛了,婉絮子鳶,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世間真正的邪惡,不在那些虛幻的地獄深淵,而是藏匿於人心的貪婪與冷酷之中。
她默不作聲地將案卷歸位,這一舉動在蔡捕頭看來,無疑是案件調查中最明確的訊號。
所有的線索已清晰鋪展,所有的暗角都被揭開,接下來,便是收網的時刻,那些至今仍在逃的罪犯,終將難逃法網。
與此同時,盛府靜靜地坐落在城邊,等待著歸家的主人。
盛銘文結束了一日的學習,步入府邸,便有一名僕人急忙迎上前來,語帶關切:“四少爺,您總算回來了,家裡人都記掛著呢!”
盛明陽作為老管家的兒子,臉上滿是真摯的期待。
其父曾是盛府的脊樑,因盛家不慎牽扯進一場貪汙風暴,毅然站出來承擔一切,雖然因此舉全家備受他人非議,但盛家的主人始終未曾薄待他們。
盛明陽更是因此被提拔為新任管家,這既是對老管家犧牲的補償,也是對他忠誠的肯定。
府中僕傭雖偶有私下議論,卻也明白箇中緣由,主家有主家的考量,他們能做的,唯有服從,旁觀,然後默默接受。
近期,盛銘文心中頗不寧靜。
自從父親遭貶,他的內心便始終籠罩著一層陰霾,難以消散。
十九歲的他,是家中除五弟虞子軒之外,唯一醉心於學海的後輩。
而虞子軒對於書本毫無興趣,學業平平,即便已經十七歲,也只是勉強透過童生試,距離秀才之路似乎遙不可及。
他志在武道,無意於文章詩書。
至於家中三位兄長,除三哥盛銘峰因身體原因無緣科舉外,其餘二人皆已取得秀才功名,為家族在仕途上爭得了初步的榮耀。
然而,多年過去,他們卻未能在學業上更進一步,這無疑給家族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原計劃中,兩兄長遠矚地預備在三年後的科舉中再次奮力一搏,畢竟父親的失官使得家族的榮耀亟待有人透過重入官場得以恢復往昔光輝。
然而,出於對家族現狀的深思熟慮,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將這難得的機會拱手相讓給弟弟,視其為家族復興路上的關鍵棋子。
在他們睿智的眼中,家族正處於一個復興的緊要關頭,若是他們二人繼續埋首於浩瀚的書海之中,家族的未來恐怕很難支撐到他們金榜題名、榮歸故里的那一刻。
經過一番慎重且充滿親情的討論,他們最終一致同意,由弟弟盛銘文挑起這份重擔,肩負起家族振興的大任。
而他們自己,則暫時將精力集中在穩定家族的經濟基礎之上,畢竟,一家人的日常所需,離不開銀錢的流通與保障。
此外,那些曾因家族顯赫而維繫的人脈關係,現在也需要精心梳理和進一步鞏固,確保在關鍵時刻能成為助力而非負擔。
這樣一來,盛銘文不僅揹負上了讀書求取功名的重任,還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
這份重責似乎過於沉重,讓正值青春年少的他不禁自問,自己單薄的肩膀是否真的能夠扛起這關乎整個家族命運的重擔。
與此同時,學校的環境對他而言也變得越來越不友好。
那些曾經因他父親官居尚書而對他百般奉承的小人們,得知其父親的失勢後,立刻轉變了態度,不僅不再逢迎,反而在言行間處處與他針鋒相對。
而那些老對手們,更是在這個時候變本加厲,讓他每日生活在無盡的困擾之中。
這樣的狀況之下,別說繼續在科舉之路上前行,就連維持現有的學業成績都顯得異常艱難。
就在這樣壓抑的氛圍中,盛銘文的心情偶爾會在見到忠心耿耿的盛明陽時得到一絲慰藉。
不管外界如何風起雲湧,府中的僕人們依舊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