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如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5章 阻力,玄清衛,劍如蛟,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靖舊曆三十二年,春,剛進入二月,一股從未有過的風波開始從暗地裡慢慢轉向明處。而且這一股風波並不似以前那樣從人口稠密的大城開始蔓延,而是發於山野,往往朝著人跡罕至的地方肆虐。

所以這一場風波在城裡幾乎沒有波瀾,知道的人也只限於一些訊息靈通之輩,且事不關己自然沒有四處宣揚的必要。

反過來,對於那些平日裡遠離城鎮喧囂的偏僻村落來說,這股風波卻是從地底刮進了人心。

李旺村。在連風城的邊角之地,緊挨著靖西的邊界,甚至去鎮上比去靖北地界更遠,屬於靖西轄區裡最偏遠的一部分村子。

村裡的人全部一個姓,外姓人根本不被允許在村子裡落腳,如今李旺村已經算是一個較大的村子了,足足八十六戶人家,一戶少的也有四五口,多的十幾口子。

李旺村裡說話最頂用的不是這裡的里長,也不是什麼大戶鄉紳,而是族長。就算天大的事情,族長開了口,村裡的老少都會遵循,但凡敢反抗的都是直接家法處置。

說起家法,這種大族裡的家法就是私刑,其殘暴程度並不比衙門地牢裡的那些手段輕鬆多少,最嚴重的的懲罰同樣會奪去性命。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嚴苛的宗族觀念,讓整個李旺村從幾百年前開始就一直將家族的傳統延續下來,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底蘊和風俗。

一個家族要維繫數百年肯定不能單靠自己,至少人口方面必須要有足夠廣的流動才能帶來活力,不然就這幾十戶人別說數百年,幾十年都用不了就得垮掉。

所以,和李旺村相鄰的還有三個大小差不多的偏僻山村,他們構建起來一個人口相互流動的良性迴圈。

而和李旺村互通人口的那三個村子也都是這種大族的同姓村,村裡的情況都差不多。

宗族的聲音太大對於國朝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這會對統治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礙,甚至是國朝的律法在這些地方都存在這一定程度的衰減。

而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還是“太遠了”。

靖舊朝太大了,這麼大的地盤,能像如今這樣大體上統治得固若金湯,追根溯源還是傳送法陣的存在將距離感無限縮短,也如一根根鎖鏈將各地緊緊的拴在靖舊朝的戰車上。但這是針對大方向在說,對於如李旺村這種犄角旮旯的小地方根本就沒意義。人家去鎮上都要牛車走兩天,你說從大城裡過去得多少天?沒個十來天根本到不了!

也正是因為這種不被傳送法陣覆蓋的地方所以村裡的百姓很多一輩子都沒有去過比鎮上更遠的地方,去一趟最近得多大城就算見過世面了,所以村民的認知大多數還是從宗族本身逐漸形成的,受外界影響很少很少。

而在李旺村正中心有一棟村裡最高最大的建築,宗祠。這裡是李旺村最核心的地方,日常宗族的長老會都在這裡進行,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也都是在這裡舉行。

宗祠的裡屋,僻靜的密室裡,五名李旺村的族長和長老圍坐在一起,各自神色嚴肅。

“大哥,現在怎麼辦?真的跟玄清衛對著幹嗎?”坐在下首的一個頭發半白的老者語氣急促,似乎很焦急的模樣。

“玄清衛又怎麼樣?這裡是李旺村!是我們李家的地盤!”坐在上首居中位置的就是李旺村的族長,也是宗祠長老會的大長老,李彥磬。而在座的就是長老院的五人,聚齊了。

李彥磬年近八十,但身子骨很硬朗,臉上微紅,一看就是一個脾氣火爆的老頭。如今用力的拍了拍椅子的扶手,語氣帶著怒意,自有幾分威嚴從身上散發出去。

李家的人都是一代一代的輪過來的,如今長老院的這些人都是同輩的弟兄,所以沒有旁人在的時候他們都是按照行數來相互稱呼。

“可是大哥,那可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太元局

丿灬紅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