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如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0章 上頭,玄清衛,劍如蛟,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沈浩看來用一顆大培元丹換回來兩份情報還是很划算的。

第一份是武凱對於屯軍那邊情況的描述,裡面用了“甚為糜爛”來形容。並且順帶的也說了一些關於亥下駐軍的風氣。武凱傳回這份情報的目的有些玩味兒,因為和沈浩給他的任務其實沒直接關係。

第二份情報就是拿到了那份拓印並傳回來的名冊記錄。這玩意兒雖是拓印的,可上面有灘石傳送法陣的印記,是可以當做佐證歸卷的。上面的三個被特意用紅筆勾出來的名字尤為重要。

馬山、徐前、張德。

在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底,透過灘石傳送法陣的“法器司”的人就這三個記錄,和之前多方訊息合理判斷的時間暗合。

第一個名字叫“馬山”,沈浩認為這多半依舊是個假名,和“馬三”一樣。而且人也應該是同一個。

另外的兩個名字,徐前、張德,應該就不是假名了,極可能是對方腰牌上的名字。因為和馬三不同,徐前和張德的的確確就是隸屬兵部的人,不怕查。

再核對之前王一明託人在皇城傳送法陣裡得到的訊息,當初在這個時間內去靖西的那兩個“法器司”的人也是“徐前”和“張德”。

兩方再次暗合,如此也就基本上可以篤定徐前、張德這兩個兵部的人和馬三是有直接接觸的。

“讓武凱想想辦法和那劉奇接觸一下,最好能透過劉奇搭上那名屯軍校尉的線。”沈浩滿意的放下手裡的銅條。

面前的王儉剛好殷勤的幫沈浩的茶杯里加了點熱水,聽到沈浩的話連忙應是。現在已經有了眉目了,自然要繼續順藤摸瓜。不過王儉另有想法。

“大人,劉奇只是一個什長,地位和武凱懸殊極大,讓武凱去直接接觸劉奇恐怕不妥。屬下以為可以讓最近我們新控制的幾個武凱麾下混編營的軍卒去試試看。”

“嗯你說得有道理。不過有把握嗎?”

“按照武凱所說,屯軍那邊的風氣已經糜爛到一定程度了,我手裡也有一些關於灘石和亥下的軍伍內幕,都不好,烏煙瘴氣的應該會有很多漏洞可以利用。先試試,要是不行屬下再想別的辦法。”

“可以,就這麼先試試吧。另外關於亥下和灘石軍中風氣的問題你也繼續收集情報,最好是能拿到實證的,能控制幾個人證最好。”

“這個沒問題。亥下和灘石那邊外面看起來戒備森嚴,可實際接觸之後才發現內部鬆散,而且幾乎沒有監管,很容易能夠網羅到人。”王儉說著都笑開了花。之前以為很鐵桶一塊的邊軍,結果稍微用力一撕才發現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以突破。比起境內的其它地方,邊軍反而顯得鬆懈混亂得多。

事情說完,沈浩揮手讓王儉退下,之後門外候著的王一明便跟著又走了進來,主要是向沈浩彙報關於試點計劃在各個百戶所裡面的持續成效。

王一明徐徐道來,沈浩靠在椅背上聽得仔細,臉上笑容滿面。

根據王一明這些天來對下面四個黑旗營總旗編

制的走訪,他總結的情況就是四個字:熱火朝天。

資源的大力扶持,加上前不久“大比武”的刺激,讓黑旗營從上到下都打雞血一樣幹勁十足。平時划水的人也不划水了,瞪圓了眼珠子到處找案子辦。各地的銅櫃總算成了真正的香饃饃,每一份舉報信都會被認真對待仔細的甄別。

按照王一明的說法,“大比武”前後對比,下面黑旗營偵辦立卷的數量都猛增了近一倍。

積極性上來了呀!

在玄清衛裡混跡的人沒人是傻子,心裡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一般都是結合自己的情況盤算得失之後才會選擇左右。

以前黑旗營就是每月手裡能捏著幾件案子就能在告會上交差,至少不會被責問。日子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清衛

劍如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