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如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6章 指向,玄清衛,劍如蛟,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沈浩看來這枉死城就像是一個機緣之地,只不過各方勢力沒能將其把持住,反倒是成就了一個新的勢力,枉死城的如此誕生也算離奇。其中肯定還有許多沒有在案牘裡體現出來的關鍵變數,不然解釋不了各方勢力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失誤。

如今的枉死城是以“城主”為首的一股強橫勢力,獨立於宗門、靖舊朝、寶藏海島宗之外,對其內的古墓群和地宮有著絕對的控制權。

放下這一類案牘的最後一本,沈浩現在算是對枉死城有了一個粗略的認識了。

繼續往下看。

枉死城地處弱水和峽河交匯附近,出了靖舊朝的地界,夾在寶藏海的一個半島上,面積其實不小,差不多相當於半個封日城轄區的地域。

因為早年間枉死城和各方勢力多有過對峙,甚至爆發過多次小規模的衝突,所以對各方勢力來說,枉死城並不屬於友善陣營。

而反過來,一切和各方主流勢力不對路的人就視枉死城為庇護之所。只要按時繳納供奉,並且按照規矩在枉死城需要的時候出一份力,那麼枉死城就允許任何人進入,並且提供保護。

有這條口子在,那枉死城內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

用魚龍混雜都不足以形容。

這也和沈浩心裡的預期差不多,因為只有這種混亂秩序的地方才有可能容得下那些偽邪門修士在其中開宗立派。

不過就案牘裡面所記載的枉死城中頂尖的那些地方勢力而言並沒有發現馬三奎之前招供的“正陽宗”。

馬三奎臨死前說謊話的可能性不高,更大可能是這個正陽宗在枉死城裡並不出名,遠沒有排上號。

但案牘裡也明說了,枉死城內經常能看到邪門修士活動,也經常看到城外有邪祟出沒。不過倒是沒見邪門修士在枉死城附近惹事。

另外,枉死城因為地屬半島,南面就是寶藏海,加上其上的古墓群和地宮,讓寶藏海里的那些島宗有時也會出現在枉死城內。

所謂“島宗”其實是靖舊朝境內的修士為了方便區分給對方取的代稱,顧名思義就是宗門在海島上的修士。

沈浩以前在一些雜記裡讀到過關於島宗的描述。說島宗的根源其實也是陸地上的宗門,後因探索渡海,一些葬身魚腹,一些則是尋到海中妙境旋即開宗立派,最後逐漸壯大成為島宗。

按照雜記上的說法,島宗上的修士和陸地上的同根同源,但術法層面卻是千差萬別,特別是爭鬥起來完全就是兩種不一樣的路數。

最後,案牘看完,枉死城已經在沈浩的腦中有了一個明晰的印象。

不過想要進入枉死城卻並不容易。

首先陸路。陸路基本上都在靖舊朝的包圍之下,想要從陸路進入枉死城就必須要越過靖舊朝設立的各個關卡。別說官道了,就算走山路也有不少靖舊朝的野外哨所監視,一般人是別想偷渡過去。

而正常渠道想要進入枉死城手續繁複,或者你有宗門的舉薦信。

如此可以看

出靖舊朝雖然失去了對枉死城的控制,但至少掌握了通行要道,算佔了一些起手。

甚至枉死城內消耗的各種物資九成都是來自於靖舊朝運輸。

除了陸路之外,還有水路可以進入枉死城。

順著弱水、峽河水道可以直達枉死城,但同樣需要經過靖舊朝的水寨盤查。另外就是不走江河,而是走海路。只要有船,沿海地區均可以抵達枉死城南面的碼頭。而即便是蠻族腹地也同樣可以靠著海船過來。

如此一研究就會明白為何那些偽邪門修士會將宗門設立在枉死城了。實在是太方便了,不但可以不用擔心被靖舊朝或者別的宗門剿滅,還可以透過海陸自由往來。不論是去蠻族還是偷渡到靖舊朝都並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清衛

劍如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