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375,再無今夏,眷希,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近都在忙什麼……”
就在這時, 陳緣知的手機響了起來, 她停下刀叉看了眼來電人的備註,馬上接聽了電話:“老師。”
“嗯, 嗯, 好。”陳緣知抬頭和胡妤洙交換了一個眼神, 她回應電話那邊的聲音清潤, “好的,那我馬上過去。”
等陳緣知掛了電話, 胡妤洙才發問:“怎麼了?”
陳緣知:“我老師, 就是許臨濯他爸爸, 昨天來北京了。我昨天和他說今天中午去找他, 但他剛剛打電話過來,說有事找我,讓我現在就過去。”
胡妤洙:“那還是正事要緊,你快去吧。”
剩下的半盤沙拉也沒有辦法吃了,陳緣知在心裡默默向食物道歉,趕緊收拾了一下東西走了:“下次我們再一起出去玩。”
胡妤洙:“好。”
許致蓮給的地址是北京的一處會員制茶室,建在離市中心較遠的區域,環境清幽隱秘。
陳緣知來到門口時報了許致蓮的名字,被服務員領到了一間雅室門前。
推開門時,陳緣知以為雅室裡只有許致蓮,故而當陳緣知看到許致蓮對面還坐了一位老人時,她愣了一下。
那位坐在椅子上的老人頭髮花白,乍一眼看去顯得瘦小,穿著也很樸素,走在路上也許都不會被注意到。
但,不如說正是這種圓融順應的感覺懾住了此刻推門而入的陳緣知。
即使三個人都坐在這間雅室中,卻只有這個上了年紀的老人完全與環境融為一體,明明他們都是客人,但他坐在那裡,卻讓人覺得他其實是這間茶室的主人。
腦海中的想法都是電光石火的一瞬產生的,那位老人在下一秒還未來到時,就已經抬眼朝她的方向看來。
許致蓮見她來了,朝她笑著招手,示意她坐在自己身邊,陳緣知乖乖坐下,聽許致蓮和她眼前的這位老人談話。
多數時候是許致蓮在說,在陳緣知來之前他們似乎就已經開始談了,陳緣知粗淺地聽了一段,聽出來是討論北京某個老派國畫家的新展。
陳緣知聽著聽著,偶然轉眼,卻發現對面那位老人一直在看著她。
陳緣知愣了愣,雖被她發現,但老人並未移開視線,正當她有些不知所措的時候,許致蓮終於停了下來,臉上的笑容變盛:“對了,忘記和你介紹了。”
“這位是趙明華趙老先生,我想緣知你肯定聽說過他的名字。”
陳緣知的面色逐漸轉向驚愕。
何止是認識。國內國畫界的大家本就是少數,而眼前這位趙老先生更是一群大家中最為人熟知的一位。
他的國畫也曾是陳緣知幼年時期臨摹的範本之一,甚至趙明華成名的時間比許致蓮還要早了十年。那個時代正是最好的時代,新舊交替,不可否認的是文化藝術的繁盛和世紀之交的包容開放造就了他身為國畫家傳奇且不可復刻的一生,但即使撇開那些身外之物和時代機遇,趙明華的畫工和畫意也是獨具一格無可比擬的存在,從不會有人質疑他超然的水平和成就。
趙明華一直觀察著陳緣知的表情,此刻看到陳緣知的臉上露出驚訝之色,他反倒淡笑起來:“我以前總覺得自己的虛名太盛,現在看來,估計也未必。”
陳緣知:“……”天啊!好想以頭搶地!
陳緣知內心淚流滿面,她發誓她今天回去一定要把自己知道的畫家的名字和臉對上!!
許致蓮卻好像想起了什麼舊事,忽地笑了起來:“你別見怪,我第一次和她見面時,她也沒有認出我。她只是對不上名字和人,並非沒有聽說過你。”
陳緣知連忙點頭稱是:“趙老先生的範本我從剛開始學國畫的時候就讀過,我特別敬佩您,也很喜歡您的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