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耙撈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章 頓悟,凡三的財富蛙跳,釘耙撈月,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耽誤了,結果,畢業後再沒機會,直到16年後的今天。

淨居寺建於南北朝北齊天保年間(公元550—560年),最早由名僧慧思在此地結庵講佛。

相傳齊天保五年,春光旖旎,山花爛漫,萬木爭榮。

慧思一路傳教,來到光州大蘇山,只見群山環抱,一峰獨尊,彷彿人間勝境。

他正打量,忽見一位白髮老者路過,便問老者姓氏,對方答曰“蘇氏”。

再一問,老者說此地南有大蘇山,北有小蘇山。

聞聽此言,慧思想起臨行前師父所言:“遇三蘇則住。”於是,他決定在此結庵。

這時,他再尋蘇氏老者,發現對方已無影無蹤,便料定此人乃當地山神。

山神點化慧思,在大蘇山結庵傳授佛法,一直是當地口口相傳的美談。

後來,道岸禪師領著鑑真等徒弟,離開長安,來此正式建廟。這就是淨居寺最早的禪院。

上千年間,淨居寺多次毀於兵火,到1980年代,僅剩主殿幾間。

凡三等人來時,淨居寺正在逐步恢復建設,巍峨壯觀的紫雲塔尚未復建。

這時,遊客能看到的,還是比較簡樸的庭院,裡面供奉著佛祖與觀音菩薩。

淨居寺門前,有幾株古柏,傳說是唐朝道岸禪師與定易和尚合栽。

其中一株唐柏,上面寄生了銀杏和檀樹,被稱為“三異樹”。這棵樹,三四個人才能合抱,至今鬱鬱蔥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過了這些古柏,才到山門。

母親等人忙著到裡面拜觀音,凡三則靜靜地察看有關碑文,瞭解淨居寺的佛教淵源。

讓他意外的是,這處豫南禪寺,竟然是中國第一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發源地。

天台宗初祖智顗,曾在此苦修七年,有一天在山中頓悟,這就是佛教史上有名的“大蘇開悟”。

更讓凡三驚詫的是,鑑真大師年輕時,也曾在這裡跟著道岸禪師苦修數年。

而道岸自己,恰恰是光州人。

鑑真就是從這裡出發,沿淮河傳教。到揚州弘法後,名氣大漲。之後,他才決定東渡日本。

換句話說,淨居寺實乃中國天台宗、日本律宗的祖庭。

不過,這些從大蘇山走出去的弟子,他們後來常駐弘法之處,遠比祖庭有名。

淨居寺香火鼎盛時期在宋朝,宋真宗賜名“梵天寺”。

當時,僧超一千,房過千間。

蘇東坡流放黃州時,從東京出發,路過這裡,曾流連半月。

他在大小蘇山讀書吟詩,頓生“願從二聖往,一洗千劫非”的感悟,留下“春風嶺下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斷魂”的名句。

大蘇山海拔並不高,站在山頂,遙望遠方,丘陵起伏,樹木茂密,茶園滿野,景色秀美。

據說,茶聖陸羽曾到此一遊,得出“淮南茶,光州上”的結論。

對於茶道,凡三沒有太多研究。

站在這裡,對他觸動最大的還是智顗當年的“大蘇頓悟”。

遙想當年,正是在這片青山秀水之間,那位宗師領悟了“一念三千”“三諦圓融”的佛理。

“一切諸法,皆由心生”。

俗世間,到了凡三這個層次,是時候各種理念圓融,多個境界無師自通了。

大蘇山山頂的紫雲塔早已毀壞,這座塔最早也是道岸禪師所建。

據說,塔頂上有紫雲如華蓋,凝久而不散,看見者都能沾光,帶來好運。

無論如何,佛學淵源頗深的淨居寺,終究未能如天台山的國清寺,揚州城的大明寺那樣名揚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英倫1986

醒醒鴨

萌寶出擊:找個爹地寵媽咪

紅樂

不良之年少輕狂

撫琴的人

穿成惡毒後孃的她更惡毒了

落落傾

等到青蟬墜落

丁墨

重生九零學霸小團團

鳶尾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