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西遷長安
北風的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章 西遷長安,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北風的雪,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董卓已然心動,李儒又說道:“主公可曾聽聞,最近出現的一個童謠嗎?”
“童謠?”董卓疑惑。
李儒徐徐念道:“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這是何意?”董卓好奇的詢問道。
古人認為小孩子天真無邪,能通神靈,要是唱了童謠,就一定是上天的啟示。董卓對於這些,也是十分相信,於是便連忙追問。
“西頭一個漢,乃應高祖旺於西都長安,傳一十二帝。東頭一個漢,乃應光武旺於東都洛陽,至今也傳一十二帝。”李儒身體微微向前傾,道:“天運回合,丞相若是遷回長安,方可無憂啊!
“哈哈,不是你說,我是在悟不出其中之意啊!”董卓大笑,撫掌讚歎道:“童謠,寓寄天意啊!
“好,你我星夜撤回洛陽,商議遷都之事。”董卓當即決定,下令道:“其餘將領駐守虎牢,阻擋敵軍。”
“是。”李儒一拱手,便轉身傳令去了。
深夜。
董卓帶領李儒和呂布,同時也命令駐紮於汜水關的李傕、郭汜二人,引兵撤回。
虎牢關與汜水關只留下少許的將士,用來迷惑關外的各路諸侯、
大軍奔波一夜,於凌晨時分趕回洛陽。
董卓一回到京師,便馬不停蹄的趕赴皇宮。
而李儒則是派人,召集文武百官,與朝堂議事。
董卓絲毫不避諱的闖入漢獻帝劉協的寢宮,擐甲執兵的走到年幼的劉協面前。
“董相國,有何事嗎?”被驚醒的劉協,有些畏懼的看向董卓。
“嗚嗚!老臣無能啊!”董卓來到劉協面前,一副痛哭流涕的模樣,“諸侯叛軍來勢洶洶,想要引兵攻進洛陽,劫掠聖駕。雖被老臣擊退,但洛陽已經不安全了,請立刻隨我遷都長安。”
“一切都依相國所言。”劉協並不懂對方在說什麼,但他知道唯有點頭同意,自己方可無憂。
“那陛下就隨我前往朝堂吧!”董卓對於劉協的乖巧很是滿意。
朝堂上。
文武百官已經齊聚,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尚書令王允正與身旁官員秘密交流:“如今各路義兵正與董卓交戰。朱儁擔任河南尹,已經與各路義軍通謀,願為內應,董卓囂張不了多久了。”
“是嗎?那真的是太好了。”一旁的官員面露喜色,“蒼天有幸,日月光復啊!”
“陛下到!相國到!”
隨著一聲吆喝,百官紛紛閉嘴垂首,朝堂之上陷入一片安寧。
劉協坐在龍椅上,迷茫的打量下方百官。
董卓站在一旁,聲若銅鐘,大喝道:“袁紹那五十萬大軍,被吾打得落花流水,死傷大半。吾知曉你們其中有人與叛軍暗通款曲,但本相國寬宏大量,不予追究。”
百官聞言,不少官臣紛紛鬆了一口氣。
董卓話音一轉,道:“我漢定東都洛陽,已至二百餘年,氣數已然衰落。但吾夜觀帝氣旺於長安,吾欲奉駕西幸。汝等各宜促裝。”
司徒楊彪走出來,反駁道:“稟相國,關中連年兵戈,長安早已殘破零落。若西遷,離宗廟,棄皇陵,恐百姓慌亂,天下動盪。若想歸復安寧怕是千難萬難。望丞相鑑察。”
董卓見有人想要勸阻自己,眉頭緊皺,呵斥道:“汝之謬論,莫非在阻撓國之大計嗎?”
太尉黃琬也站出力挺楊彪,勸阻道:“楊司徒之言並無不妥。自從王莽篡逆,至赤眉之時,焚燒長安,又歷西涼兵禍。連年兵戈。長安盡數化為瓦礫之地。百姓逃離,百無一二。”
董卓扶住腰間寶劍,惡狠狠瞪向二人。
但太尉黃琬彷彿沒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