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組建騎兵
北風的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章 組建騎兵,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北風的雪,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年齡在四十歲以下,身高七尺五寸以上。其次是身體健壯,騎木精湛,箭技高超。能夠越過溝塹,攀登高地,衝過險阻,跨越大澤,追逐強敵,打倒眾多敵人的。
這種人稱為武騎士,待遇不可不優厚。
一個個一米七以上的青壯,透過選拔,進入後方的營帳。
當他們再次出來時,都已經換好上好的鐵甲,每人分配到一匹戰馬。統一由那些老兵指導他們,隨後一起訓練。
《內經》有言:“凡乘者,一日行、二日驅、三日驟、四日馳、五日奔。”
就是說,第一天慢走,第二天快跑,第三天疾衝,第四天追逐,第五天突撞,這樣週而復始的訓練,戰馬的耐久性就會慢慢增長,騎兵與戰馬也能更好的磨合。
除此之外,還要訓練戰馬的靈活性以及對騎手指令的熟悉接受程度,比如左旋右轉、忽奔忽止、一緊一慢等躲避攻擊的指令,以及馬上騎射等……
韓玄此次來除了巡視一番,看看騎兵訓練的如何,其次便是為他們頒佈軍紀。
如今絕大多數的軍隊,都可以說是“匪過如梳,兵過如蓖”。
如同蝗蟲過境一般,每次大戰後都極盡可能的劫掠。
往往百年積蓄,頃刻間便會付之一炬。
事實上,大規模的劫掠在大部分時候被視為軍隊正常的福利,如此行為屢見不鮮。
像是日後董卓的西涼軍,更是讓關中地區的人口滅絕性的下降了。
曹操在寫出“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的悲傷詩句後,就對徐州進行了系統的劫掠屠滅。
即便是有著仁義愛民之稱的劉備,也曾攻克益州成都後,縱容諸將劫掠以收買軍心,趙雲也是因勸諫此事而被疏遠。
可以說在封建王朝中,喊出“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岳飛,還有“十七條禁律五十四斬”的戚家軍,真可謂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
軍隊中大則屠城,小則肆意妄為。遇到這種情況這些統治者非但不去阻止,反而積極鼓勵。
這倒不是他們不想管,畢竟除了一些變態的統治者,誰不希望軍民和諧。
同樣這也不完全是軍隊沒有思想道德教養約束,才做出如此惡行。
這其中涉及到兩個因素,才讓他們不得已而為之。
一是涉及到大軍的後勤補給危機,二是士卒們時刻面臨的精神壓力等問題。
無論什麼,在封建時代唯一的核心便是“糧食”。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