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喜縣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千四百零一章,一刀傾情,安喜縣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秋風暗想九姓人家祭祀的十四名先祖,必定大有來頭。懸掛在最高處的那個孩童畫像,十有八九便是陳友諒的兒子陳理。當年陳友諒統領六十萬大軍東征,與太祖皇帝戰於鄱陽湖,最終太祖皇帝以少勝多,將陳友諒的大軍打得大敗,陳友諒自己也死在亂軍之中。其後陳友諒手下大將張定邊等人擁立他的兒子陳理為皇帝,在武昌城登基坐殿,其時陳理只有十一二歲。後來太祖皇帝逼降了陳理,並將他流放到高麗國,最後陳理死在高麗,屍體不知所蹤。九姓人家若是陳友諒帳下大將的後人,祭祀祖先之時,將陳理的畫像掛了出來,卻也不足為奇。至於其餘三幅畫像繪的是誰,眼下殊未可知,想來都是陳友諒手下的大將。如名將張定邊驍勇無敵,與太祖帳下第一猛將常遇春齊名。陳理投降太祖皇帝之後,張定邊不知所蹤。有人說他出家為僧,有人則說他遠遁海外。我在南司文牘庫閱讀文卷之時,曾經見過太祖皇帝派遣徐達、常遇春兩位大將北征時的一段記載。太祖皇帝叮囑常遇春不可輕敵,特意提到當年鄱陽湖大戰之後,諸將都以為陳友諒死於亂軍之中,六十萬大軍灰飛煙滅,雖然殘兵敗將逃回了武昌城據守,不過已成了驚弓之鳥,待到大軍將武昌城團團圍住,陳理和張定邊等人必定投降。沒想到大軍到了武昌城下,張定邊指揮將士死守武昌城,壓根不打算投降。若不是太祖皇帝派人買通了陳理身邊的寵臣,連哄帶騙,使得陳理投降,要擊敗張定邊,奪取武昌城,勢比登天還難。而且張士誠虎視眈眈,隨時會從江浙方向殺來。到時陳家和張家聯手,太祖皇帝腹背受敵,非得大敗虧輸不可。太祖皇帝提起張定邊守武昌城之事,便是提醒常遇春,不要以為韃子敗兵如山倒之下,大都城不堪一擊,須得小心謹慎,不可重蹈武昌城大戰的覆轍。太祖皇帝對張定邊如此看重,此人必定有過人的本領。他是陳友諒託孤的重臣,九姓族人將他的畫像與陳理並列,卻也說得過去。至於另外兩人是誰,眼下可說不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人之散修之路

魂遊夢境

誰說朝廷鷹犬都是反派!

武當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