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曉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地棍堂,江湖聽風錄,東方曉初,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倒也還過得去。
穀梁君子三歲那年,父親開始教他認字。教了半年,父親發現這兒子有點兒怪。一個字不論有多少筆畫,只要是橫平豎直的,他一學就會,但凡拐一點兒彎,不論教多少遍,他就是學不會。為此,父親十分苦惱,終日寢食難安。母親勸慰道:“大抵是孩子太小了,等過個兩三年你再教,他多半就會了。”
父親覺得有道理。
又過了兩三年,父親發現這兒子一點兒長進都沒有,不但沒學會“拐彎”,反而連那些橫平豎直的字都忘得一乾二淨了。
父親一向重視文脈傳承,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整日跑到祖宗祠堂裡去哭。母親也同樣傷心,但還是勸解道:“誰說男兒一定要讀書了,那誰誰誰大字不識一個,不照樣當了將軍。君子天賦如此,何必強求。我看他舉重若輕,頗有一些氣力,不若等他長大了,送去軍部,多磨練磨練,說不定將來也能做個將軍。”
父親覺得有道理。
又過了幾年,父親攀關係找門戶,將穀梁君子送入軍部。那時的穀梁君子正處在初生牛犢不畏虎,目無法紀任橫行的年紀。到了軍部,仗著自己力氣大、武藝高,見了誰都趾高氣昂的,不知高低上下。那百夫長是個老兵油子,見他一個新來的這樣傲氣,心裡很不爽,就當著大家的面說了他幾句,穀梁君子一點情面沒給,劈面就是一頓大耳刮子,抽得那百夫長口鼻流血,眼冒金星,當場昏死過去。隨後,穀梁君子就被開除了軍籍。
自那以後,父親又為他謀了許多出路,但穀梁君子沒有上進心,整日只跟一幫狐朋狗友到處惹是生非,鬧得鄉里鄉外,怨聲載道。本來夫妻兩個淳樸熱心,在當地名聲很好,如今受這不成器的兒子連累,聲名盡毀,出門便遭人指點唾罵。兩人無力勸解兒子歸正,整日以淚洗面,最終雙雙鬱卒。
沒了父母的管束,穀梁君子越發沒了分寸,殺人放火,姦淫擄掠,無惡不作。後來,又夥同幾個臭名昭著的匪徒首領,成立了地棍堂,招攬了一大批地痞流氓,在巴蜀大地上燒殺搶掠,鬧得人心惶惶。
這穀梁君子也是膽大,聽一個在蜀王府裡當過差的人說,蜀王府裡黃金鋪路,白銀作瓦,酒肉遍地,美女如雲,心嚮往之,於是便糾集手下那幫匪徒,趁夜大鬧蜀王府,不但搶走了好些金銀珠寶,還擄走了蜀王的兩個愛妾,至今尚未歸還。
蜀王貪色成性,聽說愛妾被擄,勃然大怒,立即派兵征剿,奈何地棍堂據地險要,易守難攻,官兵損傷甚眾,卻連地棍堂的大門都沒有見到。蜀王無可奈何,又思念愛妾心切,於是給穀梁君子寫了一封信,說只要將兩位愛妾還回來,可以既往不咎。穀梁君子看完蜀王的來信後,當即口述,命人代寫了一封回信,連帶兩位愛妾的髮簪,讓使者一道捎回。
蜀王不見愛妾回來,只收到兩支髮簪和一封回信,心中忐忑不安,開啟信箋來看,只見上面寫道:“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此非吾意,乃孟先師之真言也。吾尊師重教,秉燭夜行,何錯之有?莫怪!莫怪!”由此看來,這穀梁君子雖然不學無術,但潛移默化中還是從他父親那裡學到了一些東西。
蜀王看完穀梁君子的回信後,氣得渾身發抖,又聯想兩位愛妾落在一幫匪徒手裡,不知要遭受多少屈辱?越想越怒,又派兵攻打,不但寸功未立,反而死傷了好些官兵。蜀王不肯罷休,換將再攻,仍以失敗告終。
原來地棍堂的駐地建在了一處高崖上,要想攻打地棍堂,必須要穿過一條狹長的夾谷。這條夾谷狹窄而曲折,擺不開軍陣,只勉強能容兩人並行。兩側崖壁平滑陡直,高不可攀。眾匪徒佔據崖頂高地,在崖邊堆放了許多大小碎石、長短木樁,見有兵來,立刻推石放火,莫說是普通兵士,就是鐵甲軍進來,也得被砸成肉餅,燒成焦炭。
蜀王久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