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赤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0章 踏花歸去馬蹄香,鑑寶無雙,青木赤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後,吳奪和寧霜便打了輛車,前往老包家中。
他們到的時候,老包說的貨主已經先到了,還挺快。
不過,本來老包說“老哥們兒”,吳奪還以為挺老,結果也就是五十歲,比老包可年輕多了。
這個貨主本來就是方臉,又留了個平頭,所以腦袋就顯得更方了。
老方,不,貨主姓張,收拾得挺利落,胡茬颳得都很乾淨,只是臉上帶著風霜和疲憊之色。
寒暄之後,老包也沒磨嘰,引領著直奔主題。
看畫。
這幅畫的畫心,看上去應是四尺斗方。所謂斗方,就是邊和長大概都是兩尺二,大致呈正方形,面積就是四尺多。
畫心的顏色已成暗褐,絹本。看絹質和絹色,確實是夠老,也不似做舊。
內容有山有水,水是溪流,清澈婉轉;山中有寺,籠罩在煙雨濛濛之中。
清溪煙寺圖。
畫心是斗方的大小,裝裱則是長約兩米的立軸。
吳奪先是大致看了一遍,之後眉頭便微微皺起。
畫功確實不一般,不過,老包之前說的是全本,但是看畫心,應該是裁過的。也就是說,這畫心,只是原先畫心的一部分。
而且,裝裱從材質和裱工來看,是要遠遠晚於畫心的年代的。
畫心無論是絹本筆墨,還是繪畫風格,看著確實能到宋;但是,裝裱卻應該是明末清初的特點。
也就是說,這畫心可能原先殘損了一部分,是在明末清初重新裝裱之前精心裁剪過的。
畫上沒有作者款印,也很可能是殘損缺失了,不一定是當時作者未留。同時,殘損的部分,也可能有其他的收藏款印。
現在這畫心上,還有兩處收藏款印。
一處在左下留白處,題了兩個字“入境”,字是行書,中規中矩,沒什麼特色;下帶朱文鈐印,印文也很好認,是“留餘賞”三字。
從這處款印來看,是不能確定收藏者身份的;無非就是這個人覺得自己能進入畫境,同時蓋了一方收藏印,這收藏印還沒他的名號,就是表達了收藏的性質。
還有一處,只有一方鈐印,在畫心的右側偏下。這方鈐印是長方印,字數多一點兒:藏古齋丹青鑑賞。
類似於“藏古齋”這種堂號,從古時到現在,可謂多不勝數。
“張老師,這畫,您打算出多少啊?”吳奪大致看過之後,索性先張口問了價錢。
張姓貨主笑了笑,看了看老包,眼神交流之後才道,“我就不說虛的了,底價五十萬,再低我就不出了。”
吳奪心道,怪不得出不了手。
從這畫的情況來看,確定不了作者;年份嘛,許能到宋,但想完全判定,著實也不容易;而且後裝裱之時,還經過了裁剪,這一點行家從畫意和構圖上肯定能看出來。
就這樣,還要五十萬,很難讓人接受。
見吳奪沉吟不語,老包介面道,“小吳啊,就光這塊絹本畫心,到宋的話,也能值個十萬二十萬的吧?”
他說的沒錯,可問題是,就這種情況,這畫的價值比之絹本的價值,也多不了多少。
“是啊。”吳奪應了一聲,“我再看看。”
既然來了,吳奪肯定是要聽一聽的。
結果這一聽,竟讓吳奪吃了一驚!
這幅畫,主要情況,他判斷得是沒錯的。確實是因為殘損在重新裝裱時裁剪過了;重新裝裱的時間,算一算是在清初。
至於兩處收藏款印,一處“入境”加“留餘賞”是在明中期;另一處“藏古齋丹青鑑賞”則和重新裝裱時間一致,應該就是這個重新裝裱的收藏者加蓋的。但卻都沒聽到名號,那就說明這兩位收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