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赤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章 故事,鑑寶無雙,青木赤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奪沒想到,這次聽到的內容出奇得多。
好在他的“聽”,向來聽到的都不是說話的聲音,而是一種特殊的旋律,卻能自動在腦海中轉化成語言內容。所以要比聽“話”的時間短很多。
即便如此,吳奪還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等他放下這件蒜頭瓶,不少人都投來了異樣的目光。
“怎麼?小吳,你有什麼新發現麼?”章成錦先問話了。
“這應該就是金代的鈞窯。”吳奪緩緩撥出一口氣。
“那這刻字是怎麼回事兒?這可是燒之前就刻在瓷胎上的。”盧遠方緊跟著問道。
不等吳奪回答,寧元祺又道,“你的意思是,斷無清晚期高仿的可能性?”
章成錦、盧遠方、寧元祺,這三個人,其實代表了三種觀點,問話即是觀點的體現。
章成錦認為符合金代鈞窯的特徵,但是卻又不能解釋為什麼會出現如同北宋官鈞的刻字,他想合理破解這一點疑惑。
盧遠方所長在書畫,瓷器上眼力不足,大家說金代鈞窯他基本上是採信了,可是腦子裡還有那麼一絲萬一是北宋官鈞的幻想。
寧元祺則認為這有可能是清晚期的高仿,因為技術問題導致了兩不像。
不過,觀點是三種,解答卻只需要一點,那就是為什麼會出現刻字。
吳奪聽到了為什麼刻字的原因,但是卻不知該怎麼說。
這一次和以前大不相同,聽到的內容太多。
確切地說,他聽到了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的背景說出來大家肯定都認可,但是這個故事本身,實在是很難找到佐證······
北宋晚期,宋金之戰,宋朝丟了北方,只能遷都江南,成了南宋。
金朝控制了北方,自然也控制了鈞窯的窯址所在地。
當時,大部分鈞窯工匠,特別是優秀工匠,都隨之南遷了。
從北宋到南宋,各大窯口工匠的南遷,也是華夏的瓷業重心從北方向南方轉移的開始。在此之前,大部分著名窯口都在北方,而金朝之後,南方瓷業開始興盛;明清時期,景德鎮已然成了毫無疑問的瓷業中心。
金代,雖然大部分鈞窯工匠南遷了,但是鈞窯生產卻沒有完全中斷。而且,在金朝的干預下,又重新開始復興。
但是,畢竟優秀的工匠差不多都走沒了,所以一時之間鈞窯的水平出現了明顯下降。
這時候,鈞窯就是徹底的民窯了,但是金朝的干預力度卻很大;史料上提及了高壓政策,以恢復鈞窯生產、提高制瓷水平。
無論如何,想再燒出北宋官鈞那樣的瓷器是不可能了,所以金代鈞窯和北宋官鈞有著明顯差別。
而吳奪聽到的,是一個鈞窯制瓷高手的故事。
此人姓宋,家中拍行老九,名字就叫宋九。
宋九的父親就是鈞窯工匠,到了他這一代,父親去世後,兄弟們也都成了鈞窯工匠。
南遷之際,因為老母病重,經不起顛簸,兄弟們都走了,只有最小的宋九守著老母留了下來。
宋九的制瓷技術,是父親和兄長們教授的,尚未學全學透,就這樣中斷了。
不過,宋九很善於學習,在金朝統治下的鈞窯,他算是一邊實踐一邊研究。
當時,金朝為了恢復和提高鈞窯的生產和水平,還從同在北方的定窯、耀州窯等窯口調集了工匠前來。從這些工匠那裡,宋九也吸取了其他窯口的制瓷技藝,在製作鈞窯瓷器時,嘗試加入刻花、浮雕等等手法。
宋九的水平越來越高。雖然無法實現北宋官鈞那種“瀰漫全身”的窯變色,卻已然能達到控制窯變色斑塊分佈的水平。而金代鈞窯能呈現的最高水平,也不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