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赤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5章 子午陰陽,一線雙鼎,鑑寶無雙,青木赤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濟世笑了笑,“七爺,您若喜歡這把短劍,收了便是。”
“呵呵,東西好說,回頭咱們再商量。”吳大志明白陳濟世是誤會了,但也不多解釋,眼下還不是分東西時候。
因為魚腸劍大家都沒見過,眼力再高,怕也是很難明辨,所以吳大志說讓吳奪看看,陳濟世就誤會他是“預訂”這把短劍了。
隨後,他們便離開了此地,繼續進入迷宮通道探尋。
化肥今天比較輕鬆,貌似不太用費神,在前頭“帶路”有點兒好整以暇的感覺。
又一個“地理模型”出現在了眼前。
吳大志和陳濟世關注的重點是不一樣的。
吳大志關注方位和特點,陳濟世先觀察“寶貝”藏在何處。
這地方有些特殊。
一線天。
看著是兩座陡峭嶙峋的山峰,中間相隔一線,底部則是狹窄的石階通道。
當然,這是一處“地理模型”而已,兩座“山峰”的高度也就兩米多,山體直徑也就一米左右,中間底部的石階通道,有個十幾厘米。
吳大志心道,陽鼎于山,看這樣子,應是秘藏某一隻陽鼎所在了。
就在狹窄的山間石路當中,有一處圓形的洞口。
這處圓洞並不是直上直下的。表面是圓洞,下面空間更大,向兩側延伸;圓洞的直徑在十厘米左右,洞內向“山峰”兩側延伸,如同一個橫向的圓柱形空間。
這個圓洞很容易被看到,吳大志示意陳濟世先看看,自己則拿起紙筆參研記錄。
陳濟世從圓洞裡拿出了一件黑白分明的玉雕件。
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陳濟世沒有打斷吳大志的參研記錄,自己先端詳起來。
這玉件不小,長約十幾厘米,最大寬度和厚度都將近十厘米;所以,圓洞下方的空間盛下它是綽綽有餘,但是從直徑約十厘米的圓洞洞口中取出時,還是得稍稍調整下角度。
玉雕的料子是一塊和田玉,黑白共生,也就是如今常說的青花料。
和田玉里的“青花”和瓷器裡的“青花”不是一個意思;和田玉里的“青花”,是指有黑有白的玉料,表現多種多樣,比如白底子帶墨點,比如黑白夾雜條帶狀分佈,比如黑白分明一半黑一半白,等等。
這一件玉雕件的玉料,黑白分明。白的部分就是白玉,毫無墨點;黑的部分聚墨,幾乎就是純黑色。
白玉部分大一些,大約佔了三分之二,墨玉部分則佔了三分之一左右。
陳濟世眉頭皺起。
玉料本身沒什麼,黑白分明的和田青花料,自古至今都是有類似的巧雕件的。
主要是雕刻的內容很奇怪,陳濟世從未見過。
白玉部分,雕的是馬頭;墨玉部分,雕的是鼠頭;都是立體圓雕。
一件玉雕,兩隻獸頭。
如果各自看馬頭或者鼠頭,根據雕刻風格和工藝、線條,以陳濟世的眼力,也很容易能看出,應該是戰國時期的東西。
可是,戰國時期很少見這麼大的圓雕立體件;更關鍵的是,內容還不是“獨立”的,馬頭和鼠頭共成一件玉雕。
此時,吳大志記錄完畢,陳濟世隨即便託著玉雕件問道,“七爺,您看,這東西······”
吳大志定睛一看,有馬有鼠,這還不是一隻鼎啊!
難不成,這“地理模型”所代表的實地,一下子藏了兩隻鼎?
馬,陽火,對應的是南方陽鼎荊州鼎。
鼠,陽水,對應的是北方陽鼎兗州鼎。
吳大志再度看向“地理模型”,雙峰一線天;馬鼠雙獸頭玉雕件,放在一線通道的地下。
難道,荊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