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之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章 這叫二十歲?,衣冠不南渡,歷史系之狼,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實際上,文帝最初的想法大概還是為了分大臣的權,他大概已經發現了世家大族的威脅,因此設立了很多的官位,屬官,想要分割群臣的大權,來鎮壓這些人。
而群臣有了更多的位置,自然是不會去反對的。
但是,當這情況發展到曹髦時期的時候,那問題可就大了。
就以司隸校尉部來舉例,一百個人的名額,二十個人做事,八十個人坐享其成,那八十個人每日的工作就是服散飲酒,吟詩作對,點評天下名士,自以為雅事。
然後呢,有功勞了就是大家平分,最先爬上去的是那些不幹事,一年都不來司隸校尉部一天的人。
廟堂的情況都已經如此了,地方上的情況會有多可怕,陳騫都不敢去想。
難怪當初大將軍熱衷於誅三族,就是沒有勾結的罪行,也要找個由頭強行誅,大魏到底有多少蛀蟲在不斷的吸血啊?
當陳騫板著臉來到了太極殿的時候,曹髦依舊是在忙碌著。
曹髦的面前坐著兩個人,分別是大司農盧欽,以及度支尚書崔贊。
尚書檯分工明確,被稱為八座尚書,其中有一令,二僕射,六尚書。
這六位尚書,各自負責的東西不同,吏部尚書已經出現,度支尚書也就是後來的戶部尚書的前身,是負責糧食的。
這就是後來的三省六部制的半成品了。
三公九卿的權力正在向尚書檯過渡,甚至已經過渡了大半,但是也沒有完全被廢除,很多大臣都是將三公九卿當作榮譽官爵來對待。
曹髦此刻就是在跟這兩位商談接下來的軍餉待遇的問題。
崔贊當然是很反對曹髦的想法,但是,他也擔心曹髦會直接跳過自己,用盧欽這傢伙來完成這件事。
雖說自己這個尚書分走了大司農的職權,但是大司農依舊有著自己的屬官,不能說是一點用沒有。
當今的廟堂就是這樣,擁有相同職權的官爵不在少數。
自己這邊反對,那支援的那邊可能就要奪權了。
崔贊無奈的說道:“陛下,您的仁心,臣是知道的,您也是為了那些甲士所考慮,但是,我大魏的中軍有十餘萬人,若是提高了他們的待遇,那四周的外軍定然不服啊,若是也一併提升,那就是要提升近三十萬人的待遇。”
“這並非是小支出,如今的糧倉看起來充實,是因為往年的積累,若是按著陛下的吩咐來進行,只怕三年之內,糧倉就會空下來,再無儲備。”
“往後就沒有辦法繼續維持這樣的規模了”
崔贊看起來完全支援曹髦的想法,可說出來的話卻是一直都在找刺。
不斷吃老本的那是蜀國,曹魏很早就完成了稅賦上的盈利,甲士待遇的稍微提升,根本不足以破壞掉整個大魏的根基,畢竟,曹魏是有自己的屯田機構的,在很多地區都是直接將農民當作佃戶來用,在保障他們不餓死的前提讓他們瘋狂幹活。
若是在其他朝代,說尚書檯沒有下令調糧種導致民變,那沒有人會相信,但是在我大魏,這是可行的,因為耕地是官府所開闢的公田,百姓們只是為廟堂耕作而已,不具備所有權,耕作和收穫都要看官老爺的意思。
他們這不是繳納稅賦,這特麼的叫農奴!
但若是覺得曹魏的政策太殘忍,那也不對,在某種方面來說,曹魏保證了這些農民能幹活能吃飯,沒有讓他們餓死凡事都怕對比,尤其是對比先前的漢末亂局。
那時的百姓土地被豪強們瘋狂兼併,流離失所,連年戰爭,成為了豪強們終身奴隸。
起碼廟堂還會時不時賜予耕地,不會讓他們幹到被累殺。
而跟其餘兩個國家對比起來,吳國是更不當人的,蜀國更是岌岌可危,老底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