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敏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七章 部署,亞歷山大四世,季敏傑,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安提柯接下來的動向尚未明瞭,但是無論如何,徵兵一事刻不容緩,除了原來的軍隊加上巴比倫的守軍,亞歷山大手中的兵力一下子增加了將近九千人。而巴比倫因為居住著很多馬其頓人和希臘人,這些很多都是當年的老兵,所以這又為亞歷山大提供了不少兵源,而原來的守軍裡面有2000多人都是馬其頓或者希臘人,這些也是良好的兵源,不過為了體現亞歷山大及其父王天下一家的政策,除了被淘汰計程車兵外,這些原本已經混編的部隊亞歷山大不再把不同民族計程車兵一一區分開來,而是和自己計程車兵再次進行混編,然後透過一同訓練和作戰一起提高軍隊素質並達到同化的效果。當然,亞歷山大也不會什麼部隊都進行混編的,有些部隊根本不可能吸收這些雜牌軍,資格不夠,血統也不夠,強行安排只會造成混亂。像皇家騎兵和皇家槍兵,都是從馬其頓上層貴族徵召的,塞薩利騎兵基本上也是由很純正的塞薩利人組成的,夥友騎兵就更不用說了。這些軍隊不是什麼人的進得去的,除了是身世之外,政治也要可靠,就算進行再吸收也要從累積足夠功勳計程車兵中吸收,這樣才能保證戰鬥力和協作能力,因為這些部隊是精英部隊,特別是騎兵,那是亞歷山大的錘子,錘子一定要具備足夠力量才能給與敵人致命一擊。因此,這種政策基本上集中體現在普通長槍兵身上。
生活在巴比倫城裡的希臘人和馬其頓人除了當兵的大多數都是些有錢人,很多人不是年紀大就是不願意再當兵了,對此亞歷山大沒有勉強,只是囑咐他們,在最關鍵的時候一定要出力,對此他們都表示同意,最後勉強湊了800人,裡面不是四十左右的就是二十歲都不到的。因為他們比較有錢,亞歷山大把他們都裝備成了騎兵,所有裝備都由政府提供,並讓原巴比倫守將帕特羅克勒斯擔任指揮官。雖然有些部下擔心這樣的安排會帶來不利因素,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亞歷山大認為帕特羅克勒斯不會背叛他,那是一種基於對人性的透徹認識。
對於那些居住在巴比倫的猶太人、敘利亞人、迦勒底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亞歷山大對他們興趣不大,只是徵召了3000人作為預備隊,先以持盾兵的作戰方式加以訓練。未經訓練的平民根本沒辦法上戰場,那只是添亂,何況所有繼業者手上計程車兵基本上都是精兵,而非動輒就能拉起十幾萬的雜牌軍,素質是非常高的,亞歷山大也喜歡精兵政策,這樣才可以讓更多的人力和金錢放在更需要的地方,而減少不必要的人力損失。
這樣之後,巴比倫城被亞歷山大建設的固若金湯,也就不怎麼擔心安提柯來攻巴比倫了。接下來就是派人去了解攸美尼斯那邊發生的事情了。不過後來得到的訊息讓亞歷山大很鬱悶。但在這之前,一個更震撼的訊息從攸梅納斯那邊傳來了——那是安提柯即將向巴比倫進軍,更為頭疼的是,安提柯透過僱傭和從小亞細亞前來的援軍的加盟之後,大軍已經超過了人,並且還擁有200輛戰車和50頭戰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