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四一章 壞了,我成豬了,影視世界從藥神開始,楞個哩嗝楞,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家,爾虞我詐也有許多年了,信任是一個大問題。遼金兩國合兵打魯智深,萬一轉而魯智深連遼攻金或者連金擊遼怎麼辦?誰敢保證不會發生。
這些的基礎,是實力。雖然看著弱,但是遼金兩國,都同魯智深單挑過,被揍了滿頭包,是個硬骨頭。所以無大半把握,即使恨的牙癢癢,也得憋著。
打到現在已有五年時間,他的兵越打越強。這是他的訓練夠用,最重要,是他後勤強大。兵甲吃喝不提,還有隨軍的軍醫聽用,甚至他都弄出了青黴素。冷兵器對決,直接死在戰場上的終究是少數,多數都是治療不好病死的。他的兵甲武備材料上佔優,已經很好的保護了士兵,而受傷的那些,有青黴素消炎,還有酒精消毒,軍中有衛生管理條例,吃喝有保障,最大限度的救治了傷患。<huting.
由此而來的,那自然是一批又一批的百戰老兵。越打仗,這樣的老兵就越多,那就越強。遼金兩國,一個內部禍亂,一個不養民生,何能與他爭雄。
但到了趙佶這裡,這小子就是沒逼數了。同西夏打了四年,都差點兒把自己打崩了。如今才休息兩年多,就想著打更勐的遼國?做什麼春秋大夢呢。
而且說起來,這兩年多也並沒有真的與民生息,該咋禍害還是咋禍害。不過是不打仗,開支少了許多罷了。若再起戰端,文武官員上下其手,哪裡那麼好打。再說原本歷史上,大宋又不是沒對遼國用兵,不還是讓人家揍的滿頭大包麼。
這些年,他送的錢怎麼也有上千萬貫了,滿足趙佶花費,支援一部分修園子的款項,其實還不錯的。但現在官場不淨,政令不仁,稅賦貧加,軍隊懈怠等等,這些問題並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甚至愈演愈烈。這種情況下,想要北伐,是找死。
沉吟片刻,王言道:“官家,容臣說說臣的想法。”
“就是問你呢,說。”
“是,官家。現今遼東三方爭雄,相持不下。弱我大宋興兵北伐,便是打破了現在三方相持之局面。到時那魯智深同金國聯手滅了遼國,也是指日可待。待那時,魯智深同金國勢均力敵,又與我大宋接壤,我大宋的富裕,天下皆知。他們奈何不得對方,定然寇我大宋邊關。官家也知那雙方實力,若在滅了遼國,只怕更上一層樓。以我大宋之兵,應付一方可以,應付兩方那就難了啊。”
不等趙佶找理由,王言繼續說道:“官家,民間對於蔡京、高求二人,怨言頗多。就是因為他們只管自己,不管百姓的死活,頻繁加稅,禍國亂民的政令頻出,為苛政所害者不知凡幾。臣聽聞,江南有‘不舉子’的情況,便是初生的嬰孩不養育,直接溺死,就是養不活,擔不起稅。這還只是其中之一項,還有其他的侵佔田產,使流民賣兒賣女等事,民生維艱啊。
這些事,都能蓋到蔡京的頭上。官家行聖人之道,垂拱而治,然蔡京矇蔽聖聽,禍國殃民,如此敗壞的可是官家的名聲。幸而官家火眼金睛,明察秋毫,即使下了蔡京的相位。官家或許不知,如今民間對於官家遣蔡京回仙遊老家,可是讚不絕口,具是口呼聖明。
臣以為,當藉著這個機會,狠狠的拿一批貪賄官員,一來清正官場風氣,敦促旁人忠功體國,實心用是。二來,此一次查抄高求兩百萬貫,蔡京又送回兩百萬貫,朝中、地方的貪賄官員,怎麼也得有些錢財,可以用來與官家買地擴建皇宮,亦或準備些北伐物資。三來,拿下了這一批貪賄官員,空出了位置,官家可以擇一些衷心體國之人上任,對地方情況也能及時瞭解,避免朝中大臣懵逼聖聽,粉飾太平。
且臣以為官家應該出去走走,總是在這汴京未免煩悶。官家精修道法,所謂道法自然,官家出去走走,更能貼近自然,官家也好更有體悟。再則,官家身負四海九州之重,治政為著眼大局,此一次巡我大宋領土,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