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8章 王將軍,影視世界從藥神開始,楞個哩嗝楞,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另一方面也是王將軍收復遼東的宏偉藍圖所帶來的功勳,確實是吊到了這倆玩意兒。再加上滿桂以及後邊王之臣的威懾,拿捏文官挺容易的。而那個監軍,魏忠賢現在都身處泥潭,小小監軍不得想法子自保嗎。
關於城防工事的修建,就像之前王言跟孫富貴的說的,一點兒必要沒有。他以後是拿槍、拿大炮的,建個城牆有啥用啊?修繕一下保護保護當個景看也就是了,沒必要花那麼多銀子物資啥的給自己蓋個王八殼子。
最關鍵是短時間內皇太極跟本無力南下,有一個和平發展的時間。都不用太久,就一年。給王言一年時間,皇太極要是還能自持鐵騎神武,在遼東來去自如,他都跟皇太極姓他媽的愛新覺羅。
皇太極之所以無力南下,最主要當然是他王將軍揚名之戰,錦州大捷。
因為王言折騰的後金後方不穩,物資短缺,錦州一戰主要是為了搶物資。但因為戰敗了,物資沒搶到,還死了上萬人。這對剛剛上位半年,本來位置就不穩的皇太極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兵馬出來,自然沒有空手而歸的道理。所以當時錦州一戰撤退之後,皇太極帶兵轉道西行,直接去幹蒙古的察哈爾部。
不考慮其他情況,單從戰略上來講,打察哈爾絕對是一個英明神武的決定。
其本身就已經征服過蒙古的一些分支部落,如果把察哈爾打服,那麼之前有些小動作的蒙古人必定偃旗息鼓不敢亂動。
而這次打錦州,也讓他醒悟了,想要走山海關進入大明腹地是絕不可能的。那麼一旦他打服了察哈爾,就可以繞道進攻,不走山海關。這也是原本歷史上皇太極兵圍BJ城,滿桂和趙率教這老哥倆雙雙戰死,五年平遼袁督師被凌遲的己巳之變。
再一個也是打服了察哈爾,皇太極可以穩固自己已經動盪的汗位,壓住對他虎視眈眈那些人的小心思,讓他們不敢亂動。
而且察哈爾的牛羊馬匹,人口什麼的,也都是他需要的資源,只要拿下了這麼多物資之後,那麼他就又能挺住,又有了操作的機會。
所以,皇太極直接就幹了,但他幹早了。
該說不說的,曾經縱橫歐亞大陸,黃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後裔,經過大明打了這麼多年,確實是不中用了。他們確實是沒幹過皇太極,甚至一度向大明求援。大明也樂見其成,人倒是沒派多少,畢竟幹不過人家,但也是給了不少的物資支援。
皇太極又是兵敗去的,所以到現在還幹著呢。收穫肯定是有的,蒙古那麼多部落,他們過去掃一圈能掃不少東西。
但現在因為後金物資短缺,以致物價飛漲,都不說漢民,就是旗人都民不聊生了。還有不時的漢民揭竿而起,亂的一團糟。
所以就是皇太極這把掃平了察哈爾都沒用,他必須得穩定一段時間,根本無力南下。既穩定民生,還得穩定他的汗位,剪除異己。
王言這裡難得的休養生息,儘管他現在趁著皇太極不在家起兵打盛京也能行,但他又不傻,才不去呢。
而且朝堂上也不支援開戰,畢竟一打仗就要銀子,現在挺難的,又是水災,又是大旱的,還是先消停一段時間安定發展,一步一步穩紮穩打的好。
王言對那些說法嗤之以鼻,就是單純的如果他把後金給滅了,耽誤別人掙錢而已。現在後金那邊明顯就是生財寶地,只要有東西過去,那是來者不拒。
不過確也正和王言心意,反正他也不想打。現在有了自己的一個地盤,安心種地、增加人口、點科技樹才是硬道理。
他這錦州還是最前線,加上遼東上下都打通了,只要北上基本上就沒人管他,那都是他的地盤。
如此廣闊天地,自然是要有大作為。
這天,王言正在校場上看著下邊大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