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5章 天啟七年,影視世界從藥神開始,楞個哩嗝楞,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被殺了那麼多的成年壯丁也是有好處的,畢竟男人都是一家之主嘛。現在被王言弄死了那麼多,剩下的孤兒寡母的也活不下去,所以……這個冬天,有幸沒被殺的男人是一邊膽戰心驚的害怕來人整死他們,一邊又快樂的……
說實話,皇太極甚至動了合村並鎮建城的想法,只是正值冬天,加上後勤壓力太大頂不住,這才沒能成行,要不然還真說不好。
還要加上本來旗人對掠來的漢人就不咋滴,動輒打罵苛待,時間長了也有那個實在活不下去,就是要幹一把的選手。不時的,內部就有點兒叛亂髮生。
而且本身八旗內部就是錯綜複雜,畢竟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都互相講究、算計呢,要是手裡有點兒權力,有點兒兵馬,那不是更亂套。
再算上大明一直在那屯田修堡壘,雖然面上一直是在和談,但大家心知肚明,那就是要幹他們的。
所以後金形勢也不太好,內憂外患,矛盾重重。
和朝鮮這一仗,皇太極是不得不打了。之前說的那些原因都是正常戰略,主要原因是他們手裡沒有錢了……再這麼繼續下去,都不用大明來打,他們自己就分崩離析了。
話還得說回來,皇太極知道是大明的人幹他們嗎?他必定是知道的。就是一開始懷疑是蒙古那邊動的手腳,後來騎兵對沖的時間長了也發現了,戰鬥力不一樣。
袁崇煥不知道王言這邊暗中在背後搞破壞嗎?當然知道。在敵方安插個細作打探打探訊息,那不是最基本的嗎。就是或許不知道具體是那支部隊調動而已,但人家能上位肯定不是傻子。
如果這把寧錦之戰守住,那麼他一點兒問題都不會有。要是沒守住,王言毫不懷疑,他和滿桂一定會被砍了祭旗。就是暗中支援明面上只能刨木頭的朱由校,也會愉快的支援這個決定,並非常歡喜的表示直接砍,都不帶等秋後的。因為需要有人負責,他和滿桂這兩個大好頭顱就挺夠用。
王言這邊暗自準備,磨刀霍霍。那邊正月初二,皇太極派使者過來同袁崇煥商議要簽訂文書。正月初五,沒有等這邊的回覆,皇太極直接舉兵四萬派阿敏渡江干朝鮮。
原本是正月十三,舉兵三萬,這少的十一天,多的一萬人就是王言這個小蝴蝶的功勞了。
等王言接到滿桂讓人傳過來的訊息之後,已經是初五了。他也不墨跡,接到訊息的第一時間,帶著早就組織好正在磨合的五百人直接北上。
而這一行並不順利,過去就被拿捏了。
他是知道對面肯定設圈套,有埋伏的。
畢竟換任何人在他的角度,正好趕上人家派兵出去幹仗,後方空虛,都一定會派人去襲擾,所以對於他的到來有判斷是肯定的。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王言直接帶人幹到了盛京周邊。結果他實了,皇太極這老小子太他媽惜命,剩下的兵馬多數都在這邊。當然也可能人家就是一個戰術大師,預判了王某人的預判。
畢竟誰也不知道,王言到底是往哪裡殺。殺到人家老巢正好,一網打盡。可要是王言沒去,而是去了其他地方,那死的可都是人家正經的旗人啊。一點兒準備都沒有?就任他屠戮?
由此可見,人家成功必不是偶然。就這愛死不死的,一般人還真下不去那個心。畢竟其他人也不是吃乾飯的,打完仗回來發現自己手下都他媽讓人弄死了,那還有個好?
當然沒有那麼多如果發生,畢竟王言是真去了,也是真讓人圍上了。要不是他存了不少炸藥包,硬是炸出了一條路,最後說不得他也得死那了。
至於暴露空間的事,王言馬上始終拴著一個大包裹偽裝。而且之後王言也會叮囑活著的人,不要透漏訊息。
反正最後他這一支精銳小隊,基本上打沒了,就剩下一百多人跟著他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