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五零章 又將大戰,影視世界從藥神開始,楞個哩嗝楞,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間,反賊王言做決策需要時間,調兵更需要時間。來來回回的,說不得半個月就沒了。
半個月的時間,對於一場戰鬥的影響有多大,自是無需多言。搞不好他們都奪回居庸,並一鼓作氣把王賊給打回遼東,甚至直接殺奔途河,弄死王賊也不一定。
此次劉虞之軍,分兵三路,一路奪居庸,一路打徐無,還有一路過令支,打肥如。領兵者也都是劉虞親信,鮮于輔、鮮于銀、程緒、公孫紀等,若不是親信,劉虞也不會讓他們發兵帶隊。
除了公孫紀,因為跟公孫瓚同姓,倆人當哥們兒處,後來劉虞發兵要打公孫瓚,公孫紀告密,幫助公孫瓚有準備。其他人在公孫瓚弄死了劉虞及其全家之後,都在打公孫瓚,在之後,不少人都給曹操效力,頗受信重。
不能說他們想的不好,如果大家的戰鬥力沒差太多的話,十萬大軍把王言趕回遼東自然沒什麼問題。兵分三路進攻的戰略,也沒有什麼毛病。
但問題是,劉虞的兵馬打公孫瓚都費勁,還想來打王言?這一萬五千兵馬幾乎全是老兵,甚至就算是新兵,那也是經受了好幾年民兵訓練才入伍的。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兩衛兵馬的封號校尉一個是太史慈,另一個是黃忠。玄甲營中還有趙雲,雖然趙雲還沒出頭,現在才是個副百將,但是趙雲的戰鬥力是在那的。這三員大將,一個比一個猛。
而且玄甲營還是重灌騎兵,八百多人擺開陣勢,敵軍就是三萬人,也能輕鬆的殺穿。再配合黃忠,七千打六萬,拉扯起來也不是沒有戰鬥力。
最關鍵的是,王大將軍的制度可是全民皆兵……
“報大將軍,劉虞發兵十萬,一路攻居庸,兩路攻徐無、肥如。黃校尉早有準備,徵調民兵五千禦敵。敵軍行動緩慢,黃將軍預料三日後交戰。”
將軍府中,通訊兵彙報著前方的軍情。
王言聽的搖頭笑,兵貴神速,但其實在劉虞成軍之前,就已經被斥候發現,回報了訊息,甚至還有心向他王大將軍的義士出賣情報。他們的動向,其實一直都在掌握之中。
對此他是早有準備的,比如黃忠徵調民兵,這就是他之前授意的。不過即便他沒有授意,特殊情況特殊處理,黃忠也會選擇徵調民兵。
太史慈那邊也是一樣,都能在後方徵調民兵上陣,面對大軍來攻,肯定也會徵調民兵擴充兵力。
雖然相比起來,這兩地的民兵訓練時間短,無法同遼東民兵相提並論。但是比起劉虞的兵馬來說,那就大差不差了,很多人都沒有經受過軍士訓練。昨天還在地裡幹活呢,第二天就被徵調進入軍營了,能有什麼戰鬥力。
遼東最有戰鬥力的,其實是公孫瓚的部隊。不過公孫瓚雞賊,耍小聰明,老家都不要了,把他手下的兵馬全都帶走,還誆了劉虞的一萬兵馬,跑去跟諸侯會盟討董,等著王言跟劉虞兩敗俱傷,他回來收拾殘局,盡收幽州、遼東之地。
諸侯討董還在打,不過目前正內訌著呢,明年開春就該散夥了。
笑過之後,王言擺手招過親衛:“振武衛調三千兵馬南下廣寧駐守,待兵至換房,命周倉率全軍馳援太史慈,命他二衛兵馬打出居庸,兵進昌平(北京cp區)。令驍騎營注意幷州來敵,衛戍草原動向。調三千英武衛,另徵民兵三千,南下馳援黃忠。”
綜合現有的資源,以及遼東情況,王大將軍認真的思索片刻,繼續說道:“汝等收拾行囊,調百人與吾一同南下。通知理政府、華佗、蔡邕,半個時辰後於理政府集議,且去傳令。”
“是,大將軍。”
親衛高興的領命,帶著通訊兵一起離開,很激動,他們也許久沒打仗了。
王言笑了笑,他手下的人都盼著打仗,即便沒有太多獎賞,他們也願意打,都想著把他這個大將軍送上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