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四零章 大豐收,影視世界從藥神開始,楞個哩嗝楞,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同於春日之遼東,秋日的遼東更好看很多。

自綏中往北,道路兩旁盡是田地,風一吹過,粟的穀穗便被吹的隨風擺動。更有大片的麥田,和著風吹麥浪之意。

人們在田間地頭勞作著,男人是幹活主力,有的拿著鐮刀,有的沒有鐮刀就拿軍隊的長刀對付著用。年輕的婦人們,十個有八個挺著大肚子,也做著捆紮一類力所能及的工作。稚童跟在後邊,拖著篾筐,撿拾著地上散落的糧食,還不時的,要去驅趕著同樣豐收了的鳥雀。

有大一些的孩子,家裡的阿父或許是軍卒,還得是弓兵或者是後勤兵,弄了廢弓弦回來給孩子做了彈弓。孩子也有能耐,從地上撿起小石子,單閉著一隻眼,瞄上幾息,但一鬆手,瞬息之間,遠處倒黴的一隻鳥雀便是翻騰了一下,再不能飛。

緊接著,孩子便趕緊顛顛的跑過去撿拾起來,如此聚集的多了,幾個孩子便在別家孩子羨慕的眼神中,跑到河邊拔毛清洗,撿些木柴就給烤了吃肉。一個個吃的滿嘴烏黑,這才回去幹活,繼續找機會打鳥吃肉。

沒人搭理他們,自己能找肉吃也挺好的,更沒有動物保護法,要不然第一個該斃的就是大將軍。這些孩子還小,大者不過五六歲,屬於能幹活,但幹不多大年紀,撿點兒散落的穀子,打個鳥吃兩口肉,都沒什麼關係,不添亂就行。

再大一些的,七八九歲的孩子就不一樣了,都咬著牙幹活呢,幾乎每個人的工作量都拉滿了……

一行上萬人,上千輛馬車的車隊緩緩北上,過臨渝,經綏中,直奔著徒河城過去。

位於隊伍中間的一輛馬車的車簾掀開,露出一嬌俏可愛的小丫頭,大眼睛水盈盈的,端的惹人喜愛。她趴在車窗上,大眼睛滿是新奇。

一路北上,歷經數月,途經數州之地。路邊的農人莫不是小心的看著他們,更有甚者,躲的遠遠的,根本不敢近前。

但這裡不同,壓抑了一路,裝扮成普通家兵護衛的軍卒現在嘻嘻哈哈的說著話,好像有的人還跟路邊的人家認識,吆喝著打招呼。更有小孩子一點兒不怕人,跑過來跟著隊伍問東問西。當然路邊的人終究是少數的,更多的還是在更遠處的田地,埋頭苦幹,只遠遠望一眼,便當沒看見一樣,繼續勞作。

而且最大的不同,別地之人大多面有菜色,這裡的人一看就更有精氣神,肯定吃的更好許多。

她知道,這一切都是一個叫王言的人做的。其人黔首出身,入黃巾亂國,於涿郡收攏殘兵北圖,於安次開始發展壯大,此後卷席漁陽、右北平、遼西三郡之民,殺官吏、屠豪族,劫掠糧草財寶,北上遼東。昌黎之戰大破兩萬烏桓軍,遼東定鼎之戰,轉戰千里大破遼東烏漢聯軍五萬餘。

其精通造物,有白琉璃為豪族追捧,更有改進蔡侯紙,革蔡侯紙之弊病,利於行書,取代竹簡,更有所謂印刷之術,乃將文字印於白紙之上,編纂成書。一書所含文字,十倍於竹簡。

她更聽聞,其有大志,欲借白紙印刷之利,大興文教。故而遣甄氏往吳地尋蔡邕,欲迎蔡邕北上,取蔡邕之女。然蔡邕之女已許衛氏,當時來人很客氣,但其言大將軍有令,但有所阻,皆可殺。

為蔡邕趕出門去,來人並未用強,第二次又至,仍舊訴說王言之志,欲建設藏書閣,拜蔡邕為長,教書育人,大興文教。然蔡邕亦拒,其言不與漢賊出仕。

三次再至,乃甄氏甄晟攜書親至,蔡邕見之,喜不自勝,甄晟又言王言之志,言其深謀遠慮、胸襟城府,亦言漢室之弊病,更言’中國者,乃廣大人民之中國,漢室無道失於人民,人民做主矣’,此實乃遺禍千年之語。蔡邕雖為新書所喜,然其苦思良久,亦不欲往。

當日,兩百黃巾入蔡邕暫居之處,綁縛全家出城而走,又三日,蔡邕鉅萬藏書亦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神學院之異時空鬥帝

angel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