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三九章 一仗打出青雲路,影視世界從藥神開始,楞個哩嗝楞,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峰嘆著氣,“你是不知道,我還專門到處去打聽了一下價格,年初你買不是三千五嗎?你說現在多少了?”
王言很配合,笑著猜測:“五千?”
“五千?一萬多!”
劉峰很有力量的比著一根手指,輕微的顫抖體現著他提起此事內心的不平靜。他說,“要不然你把差價也記上,我以後慢慢還你。”
“買定離手嘛,差不多的意思。當時是三千五,那就是三千五。咱們國家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好,北京的房子肯定是越來越貴。你這次算一萬,下次它漲兩萬了,你也記啊?那以後幾十萬,幾百萬呢?”王言好笑的搖頭。
“哎,我欠你的真是太多了。”
“別總說這些沒用的,整個文工團也就咱們哥倆了,你念叨來唸叨去,你想咋還?要不現在先割個腎?”
劉峰苦笑著搖頭,王言說的話肯定不好聽,但也確實是,但說來說去也真沒辦法還。他不再磨嘰,端起了酒杯:“來,喝酒,敬你保家衛國立大功!”
王言笑著同他碰杯,滋了一口茅臺。
如此吃喝半晌,兩口子加一起沒王言一個人吃的多。
眼看吃飯到了尾聲,劉峰又說話了:“有件事兒我得先跟你說,我怕到時候來不及。”
“你說。”王言嘎嘣嘎嘣的吃著花生米,笑呵呵的逗弄著何小萍懷裡眨巴著眼睛看著他的小不點,他一揚頭,小不點兒就沒來由的咯咯樂。
這小孩的名字還是他起的呢,劉峰說他是大作家,文化高,起名比他這個當爹的好。殊不知王某人給自己的兒女起名都已經起煩了,不過盛情難卻,也還是給起了一個,叫劉靜修。
此名取自諸葛亮的名句,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所以也可以叫劉儉德,當時他正是取了這兩個名字,劉峰選了劉靜修。他認為應該安靜修身,平平安安。還說王言就是有文化,他要起名就是劉平……
劉峰接著說道:“這不是都四月份了嘛,眼看著再有不到半年小萍就要去北京上大學了,之前你說到時候說不定就把我也調過去,我是真聽心裡去了。你說孩子這麼點兒,小萍又去那麼遠,一去就是好幾年……”
王言擺了擺手,沒讓他再說下去:“這事兒我本來就想著呢,打算去北京的時候給你辦了。說說吧,你想去哪兒啊?”
“我聽你的,我想你認識的首長很多,要是好辦就給我調到北京去,要是太麻煩就算了。我記得她們考大學之前你就說過,咱們文工團要被裁撤,以後要大力發展經濟,還說你說不定要轉業當大老闆。不行的話,你給我出出主意,我轉業也可以。”
“轉業的事兒得等上個四五年,現在還沒有具體的政策下來,你要幹也是倒買倒賣,就你這樣的用不上三天就得給你抓起來,到時候我還得撈你。你想去歌舞團,還是去總政做行政?或者去歌舞團做行政?”
“什麼都好,我就想能夠空閒時間多一些,方便我照顧孩子。”
“那就去歌舞團做行政,去那邊比較輕鬆一些。正好你本來舞跳的挺好,雖然是混日子的,卻也不是吃乾飯的。”
王言含笑說道,“那就這麼定了,等去北京給你辦了,正好到時候小萍也該開學了。哎呀,這麼一看,房子買的還是不妥,離學校遠了點兒。”
“一點兒都不遠,我特意跑了一趟,估算了一下,也就十公里。到時候騎腳踏車,一趟也就半小時。這時間在咱們這多,在北京什麼都不算了……”
話題又說到了北京,王言笑呵呵的聽著兩口子暢想以後在北京的生活。這樣挺好,兩口子有發展,日子過的也踏實……
戰後回來,同打仗之前並沒有什麼不同。如果非要說有的話,反而是文工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