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梁山大學研究院
嶷山腳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章 梁山大學研究院,穿越水滸之大王要低調,嶷山腳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軍備還沒有著落呢。
這軍隊裝備中鎧甲是大頭,也是花錢的大項。這有軍隊中有鎧甲和沒鎧甲的軍隊戰力就是一個天一個地。即便是大宋朝廷富裕,能有幾萬步人甲也就不錯了。但是這步人甲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重,一副要四五十斤重,軍隊裡能承擔這麼多重量計程車兵不多,而且重灌步兵的機動能力也差。當然,重灌騎兵就不一樣了,在大炮和機關槍出來之前,那是絕對的大殺器。
你說這重鎧甲後來為什麼不配備了?很簡單,它擋不住子彈,還死沉死貴,當然大家就不用了。
現在士兵頂多配個頭盔和防彈衣,也是保護頭和軀幹等關鍵地方,這也多虧現在醫學的發達,這要是放以前,胳膊或腿上隨便幾個口子就能要了命。
王倫決定先期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弓弩的裝備上,後期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槍炮上。
王倫對士兵的要求是,近戰單手持的小型弩每人一把,功能就相當於後世的手槍。野戰大弩要配三分之一,三分之一裝備大刀和盾牌,三分之一裝備長槍。王倫的原則很簡單,能把敵人消滅在路上,就不要消滅在眼前,儘量少打近戰。等火槍裝備等出來之後,那近戰也不怕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近戰手弩射程近,也就能打一二十步,但是這東西便於攜帶,裝箭便捷,近距離威力很大,每個人一把的標配,這是諸葛家的拿手兵器,以前只給女眷配備,還沒有像王倫這麼大規模配備的。實際上手弩即便是在後世也應用不少,近戰威力大,還沒有聲音,最受特種部隊的喜愛。
這時候的野戰大弩就是大名鼎鼎的神臂弩,也叫神臂弓,能射300步。這神臂弓剛開始是熙寧元年由李宏所獻。但是諸葛金結合自己的家傳技藝做了改進,重量不變,射程原來的250步增加到300步。奈何諸葛金這張嘴不值錢,再好的技術朝廷裡也沒人用。
反正現在王倫是大力支援,給錢給銀子,還不亂指點,那諸葛金還說啥?那就可勁兒造吧。
交待完了諸葛金王倫又把張火頭和張小火兩父子約了過來。
這爺倆已經摸到現代火器的門檻了。張火頭已經想到用金屬做火槍的槍管,並且開始嘗試,只是運氣不好,測試的時候炸了膛,差點花了頂頭上司的臉,後來再加上一些其他原因,就被趕出了火藥作。在現在朝廷負責兵備庫的負責人眼裡,強弓硬弩才是硬道理,火藥頂多敲敲邊鼓,往瓷罈子裡裝上火藥試著扔一扔就是他們想象力的極限了。流傳後世的一些火器圖基本上還只停留下設計階段,沒能投入實用。這很容易考證,靖康之變和元滅南宋的時候火器基本上沒有用上,但凡是能大規模實用,宋朝也不會敗的這麼慘。
這不王倫來了麼,張家爺倆的春天就到了。
王倫給了張家爺倆三個方向,第一個是張火頭的突火槍可以繼續往下搞,槍管可以考慮鑄造或者用錘子敲成管狀,這個由趙大有協助;第二個方向是做簡易手榴彈,簡單來說就是陶瓷罐子裡面裝火藥,這個是由王成協助;第三個方向是研發火箭彈,這個由張小火負責攻關。
王倫充分肯定了張小火顆粒火藥的想法,並告訴他這個大方向是對的。王倫給出了火箭彈的大概思路。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超大型的穿天猴或者二踢腳。前面是爆炸部,後邊是推進部,尾部再來個尾翼控制方向,至於用什麼材質來裝藥王倫沒概念,要麼是用陶罐燒製,要麼是用鐵皮或銅皮敲,這個他們自己想辦法。
王倫透露的已經夠多了,再多,就不好說了。
再說了,專業人士自然有專業人士的辦法,別小看古人的智慧,他們是資訊少,但不是智慧少。
王倫最後的要求就是,火藥作坊儘量離人群遠一點,這梁山太小了,不要一個實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