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塘舞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2章 敬老送禮 愛小派送壓歲錢,我在深圳的青蔥歲月,汴塘舞仕,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歲作為一個分水嶺),或多或少都能收到一份壓歲錢的。我記得小時候我們家裡窮,每次只能收到兩張一分或者二分的紙票,我們兄妹五個人的壓歲錢集中到一起才能湊夠一兩毛錢,如果不集中起來,呵呵呵,那也就只能存起來了。
當然了,你也不要小瞧這一分錢,兩分錢的,主要是那個時候的物價極低,一分,兩分錢也是可以買些東西的。一般情況呢,都是大傢伙把各自手裡的錢湊到一起,由我負責拿去買炒瓜子,呵呵呵,也只能去買點瓜子拿來分一分了,如果去買其他的東西,那估計還不夠一個人塞牙縫呢。
等瓜子買來之後,肯定是要平均分配的,儘管大哥每次都不要,其實我們幾個每個人也不過只能攤上那麼小一把而已(可不是大人的一小把奧,是小孩子的小手來衡量的一小把),估計也就是幾十顆吧,要不了幾分鐘就進肚子了。
這當然不過癮了,但怎麼說也算是過年開了一次葷了,平時想都不要想的啊,如此說來,我們都還要託過年的福呢。
呵呵呵,諸位,彼情彼景,對現在的孩子來說簡直就是神話一般,可我們這一代人每每回想起來,真是又可悲,又可笑,又可憐啊。
年年如此,歲歲如此,可是,我今天就想問問大傢伙都知道這壓歲錢的來歷嗎?
其實,這壓歲錢一開始叫壓祟錢,注意了,是祟(sui)不是崇(chong),祟的意思呢就是不吉利的東西,顧名思義,壓祟壓祟,就是用來鎮壓那些不吉利東西的,特別是以此來保護小孩子平平安安度過新的一年的吉利錢。
咱們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不用問了,這壓歲錢也是有說頭的,據說啊,在遠古的時候,有一個身黑手白的小妖怪,它的名字叫做“祟”。這傢伙呢,作息時間很乖的,一年到頭都不輸出來,唯獨會在除夕之夜的時候溜出來,而且它還有個壞毛病,就是專門禍害小孩子。聽說它最喜歡偷偷摸摸的用手在熟睡的孩子額頭上摸上那麼幾下,你可別以為它是喜歡小孩子呢,其實不是,另外,你也不要小看他的這個小動作奧,但凡是被他摸了額頭的孩子,十有八九都會受驚而啼哭發燒,待熱病退後,小孩子十有八九便會變成痴呆了。這傢伙的危害這麼大,自然就讓大傢伙很是恐懼,害怕,而且還很無奈,因為誰都不知道要怎麼來對付“祟”。
在村東頭有一對夫婦,在過年的時候圖喜慶嘛,便為孩子做了一個玩具,什麼樣的呢?其實就是用紅線串了八枚銅錢給孩子們拿去玩耍,等到深夜的時候,孩子玩累了,手裡便直接抓著銅錢就睡了。可是這夫婦倆卻不敢閤眼啊,便點亮了燈火,坐在床邊徹夜守護著,生怕“祟”再來搗亂,如果真的來了,就和它拼命。
忽然,一陣陰風吹來,“噗”一下子就吹滅了燈,“祟”趁機溜了進來,可是,就在“祟”準備把手伸向孩子額頭的時候,孩子手裡抓著的那串銅錢突然發出了一道光芒,嚇得“祟”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隨即爬起來一溜煙的落荒而逃了。此事傳開後,人人效仿,沒想到果然有效,“祟”從此再也不敢來人間為非作歹了。
不過那只是當做玩具,當做辟邪的工具,至於什麼時候變成壓歲錢,成為習俗,那最早的時候還是在從唐代宮廷傳將出來的,王建的《宮詞》就曾寫到:“妃子院中初降誕,內人爭乞洗兒錢。”這應該是咱們有據可考的關於壓歲錢的最早記錄了,但是呢,這個並沒有在民間得到很大的普及。至於什麼時候普及的呢,你還得聽講另外一個故事,那才奠定了除夕壓歲錢的傳統。
根據史書《程史》記載,北宋神宗年間,當時的朝廷樞密副使王韶的小兒子南陔出了一件事:就在春節的夜晚,南陔隨著大人在汴梁的街頭觀燈遊玩,竟被歹人給掠走了,歹人準備向南陔的家裡勒索一筆錢財。然而,就在被歹人帶走的途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