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塘舞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1章 細細觀察 善其事先利其器,我在深圳的青蔥歲月,汴塘舞仕,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一定要仔細的研究,研究,再研究,發現,發現,再發現,這裡需要什麼,我就去做什麼,一定,肯定是沒錯的;
至於這第三點嘛,就是一定要勇於交流,善於捕捉,敢於積累,外貿這個行業,廣闊的很啊,“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這裡絕對是大有可為啊。
就這樣,我和Peter一路走著,一路看著,只要看到合適的產品,就進去展臺和廠家聊上那麼幾句,看似閒庭信步,其實這對我來說可是一個難得的學習的好機會,我仔細的傾聽Peter是怎麼和工廠談的,是怎麼和工廠談單價的,是怎麼探聽工廠資料的,是怎麼找工廠索要目錄和名片的,這些雖然每個人的方法不同,但是很快我就佩服起Peter來。
人家到底還是功力深厚啊,他總是一步一步的深入,環環相扣,一節接著一節,輕而易舉的就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東西,對語言火候的把握,什麼時候張,什麼時候馳,那叫一個精準啊,另外再加上對方一聽他是臺灣人,自然也就更高看一眼了,藉此兩點,他是無往而不利。
Peter的這兩點,說實話,我暫時都還不能和他相提並論,經過這幾個月的鍛鍊,我本來對自己還是滿有信心的,覺得無論是從談吐,還是策略上來講,都已經很不錯了,甚至有了那麼一點點驕傲的情緒了,覺得自己很厲害了。幸虧今天知道了自己還差的遠呢,不過現在知道了還不算晚,咱今天見識到了什麼叫做高人,咱們的目標就是也要做一個高人。
我清楚的看到了差距,人家Peter對產品的理解是我遠遠不能比的,說到產品,並不是談談規格,看看表面處理,再報報價錢那麼簡單,其實最主要的是什麼?就是你對產品工藝的瞭解,對產品結構的認知。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就像梓彤之所以能找到這份工作,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得益於她之前在車間辛苦工作了兩年,每一款產品她都親手做過,每一道程式她都親身經歷過,所以她對產品的理解就不是那些在辦公室裡看看目錄品的那些白領所能比的了。
同樣的道理,我現在就是這種情況,我之前都過於浮於表面了,想當然的認為自己已經懂了很多了,其實那只是皮毛而已,遇到真正懂工藝的人,很快就會敗下陣來,露出破綻來的。
有一件事更我下定了決心,以後再去工廠的時候,一定要設身處地的去車間看看,看看機器,看看工藝,看看程式。什麼事呢?就是在一家漳州參展廠商那裡,我們相中了一款鐵線置物架,三層,方形,Peter甚是感興趣,談了半天,可是最後卡在了價錢上,工廠表示他們已經利潤很薄了,那個業務員直接就把旁邊的一個技術員給叫了過來,請他一步一步的,一點一點的把整個產品給分解了,當然並不是把實物給分解了,而是分開報價,這樣子就可以很精確的分析出來成本了,這也說明人家已經是相當的有誠意了。
可是Peter表示,這個價錢確實不行,因為我們客人的銷售價就在那裡明擺著呢,你高了,客人利潤薄了,他們是不會下單的。工廠很是為難,雖然認為我們公司的訂單量確實很可觀,但是他們也確實是沒有辦法再降了。
我都看出來了,工廠的價格確實是已經無法再降了,再一味的砍價的話,那就真的傷到骨頭了,最後只有一條路,工廠拒絕接單。
那人家Peter自然也看出來了啊,所以他便轉移了話題,過了一會兒,他就提出了一個修改方案,就是改變產品的工藝結構,但是不改變產品的款式,並且用他的豐富經驗擔保,這種新結構絕對不會對產品的功能造成什麼影響的。
工廠技術員根據Peter的意思重新計算了一下,表示這個構思是可以的,確實能提高生產效率,大致的這麼一算的話,能提高20%左右,那也就是說成本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