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章 兩位侍郎,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嘉靖三十八年已未科進士,進入官場。
前文曾說過,有明一朝的進士大多是三十多歲取得,像胡執禮這種二十啷噹就考中進士的,基本都會被重點培養。但是很可惜,胡執禮雖然考中進士,但他當時的名次卻不太靠前——他的同科現在有人做到閣老,就是吳兌,其為二甲“賜進士出身”。而胡執禮不僅名列三甲,甚至還是三甲第七十九名。
這個名次顯然也就與翰林院無緣了,於是胡執禮被任命為保寧府推官。
推官是各府衙掌理刑獄的官,相當於後世的地方中級法院院長,在明代還兼有審計的職能,為正七品。時任知府羅廷紳視其稚氣未脫,便有些輕視怠慢。
當時胡執禮來到他府上,羅府君卻不動聲色,彷彿自言自語地道:“如此年輕就中得進士,又擢我保寧府推官,想必是朝中有靠山吧?”
胡執禮答道:“如今朝廷大臣,大半江南中原名人,我輩祖籍甘肅,學生即使想攀附也不知能找何人!”
羅府君又笑道:“當今世風日下,有道是有錢能使鬼推磨。”
胡執禮正言對答:“府君此言差矣。一則學生家境貧寒,無錢賄及朝臣;二則自幼受父母教誨,師尊明訓,行賄乃為不義之舉。大人若視學生年幼,可還曾記否秦之甘羅、西漢去病、東吳周瑜?他們年未及冠,即成大用。學生自愧不才,二十有餘,尚才涉事,今又被大人譏笑,實在羞愧。”
羅廷紳聽說他家境貧寒,略有尷尬,笑道:“如此說來,老夫年過半百,也才作個知府,更是無地自容了。”
這個保寧府可以稍稍介紹一下,從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至民國元年,閬中作為保寧府治長達六百三十六年之久。明朝時,川北分守道、川北分巡道、川北兵備道均治閬中。
川北道又轄保寧府、順慶府、龍安府和潼川州共三十一州縣,其中保寧府轄二州八縣(即:劍州、巴州;閬中、蒼溪、南部、廣元、昭化、梓潼、通江、南江諸縣),在清末曾廣泛流傳在地方的川劇中,有句唱腔後又演變為俗言便是“官司打到保寧府也不怕”,足見其當時在川內的地位及影響。
胡執禮走馬上任伊始,不顧鞍馬勞頓,便將府轄二州八縣歷年舊案一一翻檢。三日後,他帶著全部舊案文牘一百餘件去拜見知府,羅廷紳大為疑惑:“難道這麼神速就閱完了全部卷宗?”
胡執禮答道:“府君如有不信,可隨意抽查。”
羅府君還真不信,於是隨便翻了幾卷,便問胡執禮:“看完卷後,有何想法?”
胡執禮答:“有三十六卷,判決有誤,須重新審理。尤以劍州趙廷強姦民女、逼死人命一案,是非顛倒、黑白不分。此案若不糾正就難以伸張我大明王法。”
這位知府羅廷紳系陝西淳化人氏,於嘉靖二十五年中舉後,宦海沉浮,好不容易熬到五十出頭,於年才由主事官升至保寧知府,平常除用心於迎來送往的官場應酬外,更多的熱衷於雀麻牌和金石、文物(平生所著《小山志》也在日後失傳)。
他對於政務擅於敷衍、推諉、阿諛,日子也算混得四平八穩。想不到如今遇上個初生牛犢,既不諳事理,又不通人情,還執意較真,並揚言要扶正祛邪、除暴安良。更要命的是他所提到這趙廷,乃是時任兵部侍郎趙炳然的公子。
羅府君本想從中作鯁阻繞,卻被“胡書呆子”不軟不硬頂了回去,只好藉故身體不適,需調理一些日子而予迴避。
其實,趙廷系何人,胡執禮完全知道,但他更清楚趙炳然是一位武能治國、文能安邦的當朝重臣,曾平定雲南邊境叛亂,率騎入大漠立過戰功。
此公巡按江浙時又協助副總兵戚繼光抗擊倭寇,戰功卓著,口碑甚佳。先後任順天府巡按御史、江西監察御史、宣化大同總督等,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