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章 交接,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乃至於粟、玉米、裸麥、小麥4.73公斤;甚至米糠7.88公斤、乾草15.8公斤。

但是請注意,最後這個“乾草”依然可以繼續使用替代品,包括牧草4公斤、青草16公斤、大豆稈10公斤。而之前那個藁草也可用替代品:秸稈5.3公斤。

往前對比一下就知道,其實戰馬完全可以全部食用牧草(如苜蓿草等),如果沒有專用的牧草,隨便什麼雜七雜八的青草也不是不能將就,只不過那需要吃很多,從“量”的方面來說非常大——這也就意味著戰馬會需要一天吃很多餐,以此來提供自身足夠多的能量。

這裡還有一點非常重要,一定要注意:日本陸軍使用的戰馬是引種了西方戰馬的,最後培育出來的戰馬也就是當時民間俗稱的“東洋馬”,這種馬因為繼承了西方高頭大馬的大部分體格特點,所以食量本身偏大,飲食和環境要求等方面也遠比蒙古馬嬌貴。

實際上,蒙古馬根本沒那麼多講究,它們是天下一等一好養活而且耐力極佳的馬種。

這可能還是要舉個例子才有說服力,就就拿蒙古西征來說。

1219年秋,蒙古軍經別失八里、不剌(後世新疆博羅市),透過鐵木兒懺察(亦稱松關,後世名果子溝)至阿力麻裡,西行渡伊犁河,經海押立向花剌子模挺進。

當時,鐵木兒懺察是非常難行的隘口。1222年丘處機去西域見成吉思汗時也曾透過該隘口,他的隨徒李志常在《長春真人西遊記》裡寫道:金山東畔陰山西,千巖萬壑橫深溪。溪邊亂石當道臥,古今不許通輪蹄。

蒙古大軍透過時,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理石開道,並且砍木修橋,共築橋48座。橋的寬度可容兩輛車並行。

蒙古遠征軍與花剌子模軍的激戰,大致是蒙古大軍到達花剌子模邊堡訛答剌城後,兵分四路:察合臺、窩闊臺率師圍攻訛答剌;朮赤率師徵氈的、養吉幹諸城;塔孩率5000騎兵征戰忽氈(後世納巴德)等城;成吉思汗與拖雷取中路,渡錫爾河,向西南橫渡紅沙漠直逼布哈拉城。

1220年三月,朮赤等三路軍馬全部佔領了錫爾河兩岸的城市,成吉思汗的中路軍也佔領了YSL教的文化中心布哈拉城,完全切斷了花剌子模新都撒馬爾罕(後世烏茲別克主要城市)和舊都烏爾根奇(後世土庫曼尼亞城市,漢籍曾寫為兀龍格赤)之間的交通。

1220年五月,蒙古四路大軍在撒馬爾罕城下會師,合圍撒馬爾罕。經過六天的苦戰,才得以攻克撒馬爾罕城。

可以看出蒙古軍在這一路上,走的基本上的西征大宛的老路,大量的山路荒漠。

那麼,如果他們的戰馬真的只能**糧,那麼光是吃糧食一個月,按日本人的標準這馬自己就要累死了啊:一天要吃五公斤糧食,他們走了那麼久,沿途路上又沒有地方可以補充糧食,那這糧食是天上掉下來的嗎?至於說自行攜帶……這一匹戰馬怕不是需要有個東風卡車的載重能力才夠用?

因此,蒙古軍的戰馬,哪怕是在遠征加作戰的過程中,也絕對不可能是“非**糧不可”,精糧論者可以休矣。

不過,蒙古人顯然知道戰馬**糧的好處——好處就是可以吃得少很多,不必動不動就“補餐”。

所以高務實答應提供糧草之後,蒙古人也不客氣,在去和火落赤兄弟交戰的途中放開肚皮大吃大喝,以至於搞得沿途雞蛋都漲價了。而雞蛋,那可是精糧中的頂級產品。

魏學曾看著淡定的高務實,好半晌才嘆了口氣:“你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他們這沿途不過三百里,你看看吃了多少銀子?各項開銷加起來,差不多三萬兩!有這筆錢,我十萬大軍夠吃一個多月了!”

高務實依舊微笑著,道:“不錯,但是確庵公,十萬大軍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晉二當家

陽光老頭

大唐:李二!你傳我皇位幹什麼?

回家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