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6章 狂瀾巨浪,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但現在他被人罵做奸佞,按照大明官員的習慣,他就只能閉門府上,不肯出而視事了。

申時行是旗幟鮮明反對高務實《取用疏》的最高官員,但他作為首輔,對於題奏疏文之用詞非常講究,絕不肯胡亂拔高,去罵高務實“奸佞”,只是就事論事,找高務實疏文中的破綻。

申元輔覺得高務實疏文中最大的破綻,便是他因為要收商稅而制定的新式財政制度。

首先,這些制度如要實現,都必須增加官員。例如高務實說“入賬出賬,非一人可為;入庫出庫,非一人可掌。”

這意味著全國上下但凡管賬之人,都必須設定成“左右主官制度”,其中左主官管賬,右主官查賬。且不說這會不會造成左右主官互相敵視,引起不和甚至內鬥,單說這麼一來朝廷所要增派的官員,那就絕非一個小數目。

按照明人習慣於“小政府”的思路,你這就是人為的增加冗官,增加朝廷開支。換言之,就是變相的增加了百姓的負擔。

管賬的是如此,掌管各類庫房的也是同樣道理。而且申時行很清楚,大明朝的“庫管人員”本就很多——因為各地都建有各種倉庫,糧草、軍器、布帛、貢獻、儀仗等等,不一而足。

如此庫管人員也要加倍,這要造成多大的財政浪費?

更不必說高務實的加強監管到底是不是能杜絕貪墨,那也是沒準的事。

深悉官場之道的申時行太清楚這其中的貓膩了,別的不說,就說你右主官固然可以監督左主官,但倘若這左右主官兩人合謀,一起貪墨分贓,你怎麼辦?

哦,你說你還有審計署?好,那我問你,你這審計署要多大的編制才能監督天下間如此數量巨大的賬目、倉庫等機構?我就是給你一個都察院,只怕你也管不過來吧!

申時行的奏疏寫到此處,就開始引出他們心學派的“道統級論調”:治理官員,還是要看教化,不能僅靠這些“平白無故增添人手”的手段,唯有人人為君子,道德出眾,自律嚴謹,這才能清明吏治,才能真正輕徭薄賦、與民生息。

申時行的奏疏呈遞去司禮監之後,他才看起百官們對高務實的彈劾。這一看不得了,他發現可能要出事了。

一些和他類似,“就事論事”的彈劾也就罷了,關鍵是彈劾之中混入了很多彈劾高務實“奸佞”、“遺毒”甚至“謗君”的說法。

這其中最讓申時行驚出一身冷汗的,就是彈劾高務實“謗君”。

謗君?高務實怎麼就謗君了?

還真有,這些奏疏都抓住高務實《取用疏》裡的一段話開始怒斥:

“或曰:古有湯昌,亦有桀紂。我皇上固神文聖武,焉知後世子孫皆盡賢德?倘有一二不肖,薄賦尚有可限,重稅豈非虐民?”

有人說:古時候既有商湯、周文姬昌這樣的明君,也有夏桀、商紂這樣的暴君。我皇上雖然英明神武到了極點,但怎麼知道皇上的後世子孫也是個個都像皇上這樣完美呢?萬一要是有一兩個不肖子孫,則我朝制度若是輕徭薄賦,那還影響不大,因為那不肖的皇帝也能浪費的錢財也還有所限度;可如果已經開始收了重稅,這不肖的皇帝豈不是拿著百姓的血汗在揮霍無度?那是虐民啊!

從行文的角度而言,高務實這段話屬於“設問”,因為他後面有“自答”。從道理上來看,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因為這是一個很正常的假設——誰還能保證自家從來不出不肖子孫嗎?

然而問題在於,你假設誰家可能會出不肖子孫都沒關係,但你怎麼能假設天家出現不肖子孫呢!

為什麼不能這麼假設?因為哪怕天家真的出了不肖子孫,當這個不肖子孫成了皇帝,他依然是你的君上,你說他不肖,依然就是“謗君”!

所以此處的“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晉二當家

陽光老頭

大唐:李二!你傳我皇位幹什麼?

回家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