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5章 三策(上),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雲南土司畏朝廷不如畏黔國公時,似乎略有些嘲諷,但提到沐昌祚的時候偏偏又語氣如常,讓高務實對他的心思有些想要探究探究的意思。

不過眼下不是探究這些細枝末節的時候,高務實只當不知,接過話頭道:“這倒無妨,他守住洱海就夠了,至於滇西土司,願意跟他去守洱海也是好事。”

朱翊鈞有些疑惑:“這又為何?雲南土司的土兵雖然比廣西狼兵要差一些,但他們本土作戰,熟悉地理,我覺得跟隨大軍主力出動似乎更好?”

“這事兒可以分開來看。”高務實解釋道:“從大軍出征,看起來是挺好,但我漢兵大軍主力必是劉綎、鄧子龍二人領兵,他們兩個都是江西人,可未見得能將雲南土兵指揮得如臂使指。那些土司老爺所以服黔國公,是因為沐氏永鎮雲南之積威,劉、鄧二人不過流官武將罷了,土司們可未必能服他們。

再有就是,有黔國公親自坐鎮洱海,滇西局面就穩住了,一來可以防備緬甸,二來也讓滇西土司不敢生出異心、輕舉妄動。況且緬甸也知道黔國公威名,一旦發現黔國公去了洱海,緬甸就少不得要把兵力往滇西方向傾斜,這對於劉綎、鄧子龍二人從滇東方向出兵南下反擊,也是頗有助益之事。”

朱翊鈞從御案上拿過一張地圖看了看,點頭道:“有理,有理。不過這樣一來,劉綎和鄧子龍二人的兵力會不會太少了些?我記得劉綎的隨任家丁只有差不多三千人,而鄧子龍好像比劉綎更少。”

高務實道:“這也是臣之前最擔心的一件事,他二人就算合兵一處,也不過五千之眾,況且從滇東的地形來看,南下恐怕還要分開走才行,這會讓他們的兵力過於薄弱,就算全員都是隨任家丁,也經不起任何一次失敗。”

“那怎麼辦?”朱翊鈞皺眉道:“要不衛所兵還是精中選精抽調一些?嗯,滇東土司肯定也不會全都跟著沐昌祚去滇西,也可以抽調一些?”

高務實點頭道:“這是可以的,另外咱們不必限於在只調動雲南土司,根據祖制,黔國公在臨戰之時是可以抽調川貴兩地兵馬的。當然,這次不能讓他調動漢兵,不過土司兵馬可以,臣建議……不妨把貴州土兵抽調個三五千左右,放在劉綎、鄧子龍麾下聽用。”

朱翊鈞詫異道:“為何是貴州?劉綎隨他父親劉顯在四川多年,調四川土司不是更方便他指揮?”

高務實心裡翻了個白眼,暗道:調貴州土兵自然是為了提前削弱某個姓楊的大土司,而四川雖然也有些土司,但都比較老實,甚至有些還特別忠勇,譬如後來石砫宣慰司世襲宣慰使馬千乘與夫人秦良玉就是其中的典型。既然如此,就不要亂動四川,畢竟秦良玉算起來今年才只有九歲左右,可別害得她將來嫁不成馬千乘,那就有些遺憾了。

不過這話肯定沒法直說,高務實便只是道:“其一,劉顯不止做過四川總兵,也做過貴州總兵,而且還在萬曆元年平定了百年難滅的都掌蠻之亂——哦對了,劉綎的初戰就是發生在打都掌蠻的時候。他曾連破險要,先登九絲城,接連陣斬賊酋阿二、阿三,生擒賊首阿大,更難得的是,那時候他才十四歲。”

朱翊鈞訝然道:“原來這劉綎還是個少年英雄……誒,對了,我記得你和他頗為熟識,當初京華商社建立之前,那批人還在做響馬,就是因為惹到你們,才被你和劉家父子聯手擊敗,繼而招安的?”

這件事高務實不欲多談,只是點了點頭:“確有此事。”

朱翊鈞略微好奇地道:“後來劉綎還拿了武進士榜首(其實就是武狀元,只是明代武舉地位不高,不準使用狀元一詞),你既然和他一起打過響馬,那你看他本事如何?”牛吧>

高務實思索著道:“劉綎麼……算是百年難遇的悍將。”

朱翊鈞果然來了興趣,又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晉二當家

陽光老頭

大唐:李二!你傳我皇位幹什麼?

回家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