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年(1292)以梁王甘麻剌改封晉王,鎮漠北,“統領太祖四大斡耳朵及軍馬、達達國土”,漠北諸王千戶均受其節制。

這樣就形成了身兼大汗的元朝皇帝坐鎮兩都統治天下,晉王出鎮漠北、代表大汗鎮守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節制漠北諸王千戶的格局。

甘麻剌死後,子也孫鐵木兒嗣晉王。成宗死後,也孫鐵木兒憑藉手握的漠北強大軍事力量登上皇帝寶座,是為泰定帝。泰定帝即位後以次子八的麻亦兒間卜嗣封晉王,鎮守漠北。

元致和元年、天曆元年(1328)兩都之戰中,時在上都的八的麻亦兒間卜喪命,自此,晉王一系結束了對漠北的統治。

元代晉王長期統領太祖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並負責主持蒙古地區的成吉思汗祭祀活動。而元室北遷草原後,與遊牧經濟基礎相適應的蒙古舊制逐漸恢復,至達延汗時期,蒙古便正式建立了濟農制度和左右翼體制。

在這個制度下,大汗作為蒙古政權的最高領袖,統領左翼各部,駐帳察哈爾萬戶;濟農則作為副汗,統領右翼諸部,並直接領有成吉思汗八白室所在的鄂爾多斯萬戶,負責八白室的守衛和祭祀活動。

可以說,明代蒙古的濟農制度,正是對元代以晉王為代表的親王鎮守漠北、代表大汗實行統治的制度傳統的一種繼承。

事實上明代蒙古的濟農,最早可以追溯到由瓦剌貴族脫歡、也先父子擁立的岱總汗脫脫不花時期。目前見於記載的第一個擁有“濟農”稱號的人,是達延汗的曾祖父阿噶巴爾濟,他也是岱總汗脫脫不花的胞弟。

在《蒙古源流》中有記載:“太鬆臺吉於己未年自立為合罕,時年十八歲,封十七歲的阿黑巴兒只為吉囊。”這其中,太鬆臺吉即岱總汗脫脫不花,阿黑巴兒只即阿噶巴爾濟濟農。阿噶巴爾濟被封為濟農,並被派往右翼。

然而,據蒙文史籍記載,這位濟農在其兄脫脫不花汗與也先矛盾激化,雙方訴諸武力的關鍵時刻,惑於瓦剌貴族的挑撥離間之計,背叛了汗兄,投奔了也先,致使脫脫不花汗勢孤力單,兵敗而死。而阿噶巴爾濟濟農隨後也被也先設計殺死,其子哈爾固楚克臺吉也在逃亡途中被殺。

見於記載的第二位擁有“濟農”稱號的人,是阿噶巴爾濟濟農之孫、達延汗之父巴彥蒙克,蒙文史籍中也稱其為孛羅忽濟農,漢籍史料中則有孛魯忽、孛羅、孛忽等多種稱呼。

據蒙文史籍記載,巴彥蒙克為哈爾固楚克臺吉的遺腹子,為也先之女所生。他在三歲時被送往東蒙古,留在阿羅出少師處,後來阿羅出將女兒嫁與他。讀讀

而據漢籍史料記載,成化六年(1470),孛羅忽率部與出入河套的阿羅出少師聯合,“平虜將軍、總兵官、撫寧侯朱永奏:虜酋阿羅出潛據河套,出沒邊境,近孛羅又率窮寇作筏渡河,並而為一,賊勢愈眾。”此處的孛羅即孛羅忽。

孛羅忽與阿羅出二人還曾聯合遣使至明朝貢。孛羅是阿羅出的女婿,可見孛羅忽與阿羅出透過遊牧民族傳統的締結姻親的手段聯合起來,“並而為一”。但是在高原板蕩、群雄逐鹿,諸部縱橫捭闔、動盪紛爭的環境下,雙方的聯合並沒能維繫多久。

成化七年(1471),孛羅忽又結新貴,聯合實力強大的異姓貴族乩加思蘭將阿羅出逐出河套,吞併了阿羅出的部分屬眾,勢力逐漸強盛。此後,孛羅忽與加思蘭、滿都魯一起行動,不斷大規模深入明朝邊境劫掠。

成化十一年(1475),加思蘭“乃與眾商議,欲立孛魯忽太子為可汗,而以己女妻之,因立己為太師,孛魯忽不敢當,讓其叔滿都魯”。孛羅忽讓出汗位,與白匕加思蘭共同擁立叔祖滿都魯為大汗。

滿都魯即位後,封其為濟農,稱孛羅忽濟農,“由此,滿都魯合罕、孛羅忽吉囊祖孫二人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晉二當家

陽光老頭

大唐:李二!你傳我皇位幹什麼?

回家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