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章 南察風波(四十)兩疑,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關鍵時刻(比如說清兵入關)還是能發揮作用的,至少直接就能接管半壁江山,可見平時大家都認可“南京管理南方”這一思路。不過平時南京的最高行政機構卻不是南京的六部,而是南京的“守備會議”。
南京平時是設立一個守備的,作為替天子看守南京的存在,南京守備大部分都是王公大臣,其中絕大多數時候由魏國公出任。而由守備、參贊、內守備等官組成的守備廳會議,則是南京最高權力所在。
這個組成有一定的制度性,其中南京參贊機務是南京兵部尚書兼任的,所以南京兵部尚書也是南京六部裡面作為特殊的存在,它確實是有實權的,而且實權很大,所謂:“故其職視五部為特重雲”。
北京六部裡面吏部尚書被稱為“天官”,可以掌握四品以下官員的升遷任免,對於更高階官員的任免、調整,天官也有極強的建議權。但是南京六部裡面則以南京兵部最強,可以掌握南京地區所有的軍隊訓練和守備軍費,也就是說南京兵部尚書在關鍵時刻可以調動軍隊支援北京。
不過南京的六部畢竟是陪都的六部,實際上無論幹什麼都得被北京六部牽制。比如說南京的禮部想要舉行祭祀活動就得先請示北京禮部;南京吏部的官員選拔被北京吏部掌握;南京戶部的財政雖然自己去收,但收完之後得上交給北京戶部……諸如此類。
所以實際上也有不少南京官員感覺很憋屈,畢竟雖然名字差不多,官員地位(指行政級別)按理說也一樣,但是實際上北京官員是正妻,南京官員只能算妾侍。
申時行的看法是,高務實可能會利用南察掌控南京六部實際管理各項事務的郎中、主事們——與北京六部一樣,尚書、侍郎不可能親自管理到具體細節,細節事務的管理權都在各部各司郎中和主事的手上。
郎中正五品,主事正六品,都在南察的範疇之內。在申時行看來,高務實要直接換掉南京六部的堂上官還是很難的,但如果只是換一些郎中、主事之流,在祭出了海剛峰之後,那就完全可能辦到,而這樣也能實際掌控南京的行政體系——反正尚書侍郎們在大事上也得聽北京的,這麼做等於把南京六部架空,上下兩不挨。
至於守備會議,南京守備勳臣是高務實捧起來的魏國公徐邦瑞,南京內守備是陳矩的人,僅剩一個南京兵部尚書又是個中立派,高務實不必插手也不會壞他的事。
不過王錫爵的觀點和申時行卻不同,他認為高務實不會“全面開花”,而一定會有所側重。這個側重,王錫爵認為十有八九會是在財政問題上。確切的說,很可能應在南京戶部頭上。
南京戶部也是有一定實權的,它負責徵收南直隸以及浙江、江西、湖廣諸省的稅糧(此四地所交稅糧幾乎佔了大明一半),同時還負責漕運、全國鹽引勘合。
特別是鹽引堪合這件事,明朝從始至終一直由南京戶部負責這一事務,其中只有兩年南京戶部不負責這個事務:正德三年,劉瑾變法,改由北京戶部負責,“南京引板,俱令銷燬”;但在正德五年,劉瑾被誅後戶部奏請“刷印鹽引,仍隸南京戶部”,獲得批准。此後一直未變。
另外南京戶部還管全國黃冊的收藏和管理,這些東西存於南京玄武湖。順便南京戶部侍郎也因此經常兼任總理糧儲。
王錫爵的目光落點在稅款和鹽引上,他認為高務實最有可能對這兩方面動手。
糧稅不是商稅,南京方面管著的四省歷來是繳稅大戶,而在“海瑞戰徐階”之後,一條鞭法已經在南京諸省實行十幾年了,現在這四地都不再收取糧食等實物稅,而是通通該徵銀兩、銅錢。
如今高務實做了戶部尚書,按照王錫爵對他的觀察瞭解來看,這位高司徒對於稅收問題格外固執,很難相信他會放心南京戶部自己搞這一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