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章 南察風波(卅一)全能,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己,這個極具欺騙性的名字連布日哈圖都被忽悠進去了,以為明軍以步制騎的關鍵就是刺刀本身。當時布日哈圖也有些不能理解,刺刀能做的事情,過去的長矛手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為什麼明軍捨棄長矛陣而用刺刀陣?

多年以前布日哈圖認為明軍中長矛兵日趨減少是因為明軍不敢肉搏,他們怯弱之極,只敢遠遠的用鳥銃等火器射擊。一旦蒙古騎兵殺奔過來,頓時便作鳥獸散,任何陣型都是一潰千里,只有個別幾支精銳部隊能夠立堅陣、打硬仗。

但個別精銳始終太少,如戚家軍、馬家軍、李家軍、麻家軍等蒙古人的老對手,除了李成梁的李家軍之外,就沒有哪家能過萬數。這點兵力,事急救場還算差不多,力挽狂瀾於既倒那就難了,所以此時的明軍自然不可能打出什麼真正的大勝。

庚戍之變以後,大明取得的第一次可以真正稱得上大勝的戰爭,就是布日哈圖親歷的漠南之戰。

高務實也是在這場戰爭之後開始被視為“文帥”的——安南之戰雖然規模也很龐大,但大明主流人士不可能把安南看做蒙古這一級別的對手,所以安南之戰在大明內部的成色稍顯不足。

這場漠南大戰,高務實的各項表現堪稱完美,但正如大明內部也有人注意到的那樣,布日哈圖也知道此戰的真正主力其實是土默特而非大明自身。高務實實際上是透過高超的政治手段,利用了強大的土默特鐵騎給他勝利加冕。

常人即便發現這一點,也只會覺得高務實手段了得,能夠“以夷制夷”,但布日哈圖卻發現了另外的重點。

不是高務實非要展現什麼高超的政治手段,而是他清楚的瞭解到,僅憑明軍當時自身的力量,打不贏漠南之戰!

沒有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墊底,絕大多數談不上精銳的明軍根本沒有勇氣獨面數萬蒙古騎兵,真要強行拉去草原上和蒙古騎兵打野戰決勝,不出現潰敗都要燒高香了,遑論大勝?

因此高務實精心挑選和設計,為“刺刀陣”的出場選擇了一個既重要而場面又不是特別大的地點,這才有了張萬邦父子那次大勝辛愛的戰役。

這次戰役,因此毫不意外地成為明軍宣傳的重點——其他仗全是土默特打的,吹也不方便吹啊。

於是乎,“刺刀陣”聲名鵲起,儼然成為了大明以步制騎的殺手鐧。大明上下無分文武,都相信憑著刺刀陣的神奇力量,足以遏制甚至扼殺蒙古騎兵多年來的赫赫兇威。

此時的大明宛如二十世紀的歐陸列強,是掌握著話語權的。大明這麼賣力的一宣揚,再加上沒過多久又出現一次遼南之戰,結果連蒙古人自己都信了高務實的邪,以為刺刀陣的確厲害無比,蒙古鐵騎遇到了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對手。

然後接下來便是西北之亂,博碩克圖這個冒失鬼哪裡是高務實的對手,被高某人算計得死死的,硬生生撞進了包圍圈,又被刺刀陣給坑了——這是大明的說法,現在布日哈圖已經猜到,那次包圍戰真正立功的肯定不是刺刀,而是火器。

三次大勝,刺刀陣威名遠揚,蒙古人聞之色變。曹簠雖然沒有指揮過刺刀陣,但他麾下有刺刀陣可用,因此也對與蒙古騎兵野戰不甚畏懼,大大咧咧地準備在東城城下擊退蒙古人。

布日哈圖雖然對刺刀陣的威力有所懷疑,卻不願意在東城城下交戰,因為彼時明軍也有不少精銳騎兵,東城城中的葉赫騎兵也隨時可以出戰,戰場選在此處對蒙古大軍不利。一旦進攻刺刀陣陷入麻煩,明軍騎兵與葉赫騎兵再從側翼發起攻勢,那蒙古人搞不好就又要出現一次大敗。

因此布日哈圖選擇直接撤退,避免發生交戰。但布日哈圖肯定不甘心就此退走,他必須想辦法親自試探一下這刺刀陣的深淺,否則將來應對明軍時他又如何能夠正確決斷?

將麻承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晉二當家

陽光老頭

大唐:李二!你傳我皇位幹什麼?

回家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