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章 要不你去?,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說朱翊鈞怕了蒙古,那是真冤枉他了,他根本不怕蒙古人。
眼下蒙古本就是個分裂的局面,土默特這邊,哪怕自己只是鎮之以靜,估計也應該能延續現有的局面。而察哈爾一邊,光憑去年圖們那場不成功的“合擊寧前”就知道對方不能給大明造成多大威脅。
然而,這一切都是指大明不主動出擊的情況下,守在長城以內,靠著戚繼光、李成梁的威名,完全可以震懾住察哈爾及周邊蒙古部落;靠著高拱當年的餘蔭,也完全可以用利益籠絡住土默特及周邊的蒙古部落。
但也就僅止於此了,讓他現在派兵出塞,在大草原上跟蒙古人打一場,他是缺乏信心的。
土木之變雖然過去這麼多年的,但那次事變造成的危害至今還影響著大明。而現在的大明,論軍力、論國力,真的比得上英宗早期麼?怕是有點難說。
不說別的,當年的京營一下子就能拉出二十多萬精銳之師出征塞北,現在的京營……猶記得嘉靖時下令京營準備出征,整個燕京城都哭成一片了。
當然,現在估計很難“哭成一片”,因為京營能派出去打仗的就沒幾個兵,這隻要看去年的大閱就知道,京營選來選去,最後參閱的軍隊才一萬多人。
雖說在朱翊鈞的印象中,這一萬多人的表現還是不錯的,但他也不傻,他很明顯就能看得出來,高務實看著這群京營精銳的眼神,就彷彿在打量一群羊,根本就是面無表情的。
倘若真是精銳,務實肯定不會是這個態度。
朱翊鈞知道自己不懂軍務,但高務實的戰績讓他覺得高務實是懂軍務的——安南之戰打得跟張輔當年一樣,完全就是橫掃千軍如卷席啊!這自然是懂軍務的,毫無疑問。
所以高務實既然不看好京營,朱翊鈞自然也就不怎麼有信心了。這一點,他受他父皇隆慶的影響不小——我自己不懂沒關係,相信身邊的輔臣就好。
高務實當然不是輔臣,但在朱翊鈞心目中,這就是輔臣啊,從父皇那時候起,就是做輔臣培養的嘛。
當然,也許京營根本不需要出動,說不定邊軍就能扛住。現在京師北邊從東往西,一路鋪開是遼東李成梁、薊鎮戚繼光、宣府麻錦(麻貴的哥哥)、山西郭琥,都不是好惹的人物。哪怕最年輕的麻錦,也從軍二十多年了(世代將門,從軍早),不說身經百戰,幾十戰估計少不了。
而大明的武將能夠做到“在任”的,論戰績肯定都是勝多敗少的,因為敗績多的早就被文官弄下去了——你們是將門,又不是勳貴,也就打仗這麼點用,如果還打不了仗,養著你們吃乾飯嗎?
可是,如果插手土默特的事,那就不光是守了,搞不好還非得出兵塞外不可。
這就不好辦了,雖說大明自從和俺答做起生意來,買馬的數量比以前大得多了,可是俺答也不蠢,他主要是賣騸馬,又不會傻兮兮地賣給大明良種種馬,良種種馬全靠京華偷買回來。
再說大明買回來也養不了太多,一是牧場不夠,二是養不起。這兩件事是相輔相成的,因為牧場不夠所以養不起——牧場不夠就代表要買草料、買精料,一萬騎兵的養兵費用差不多要超過五萬步兵。
所以大明現在的騎兵,全國上下加在一塊兒也沒超過六萬,其中真正能戰的估摸頂破天四萬騎。
更糟糕的是,這四萬騎兵,李成梁那邊就佔去一半還多。實際上早年馬芳還沒有致仕的時候,宣大山西三鎮的騎兵不比遼東少,但後來宣大無戰事,十年下來騎兵反而還減少了一些。
那麼,拿步兵出塞?別做夢了,別的不說,光一個糧道問題就能急死人。
這也是朱翊鈞為什麼覺得高務實的計劃更好,因為按照高務實的計劃,相當於大明暗中控制了土默特高層,到時候大明就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