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5章 大燈泡,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濟二字,在高務實名動天下之前,一般做“經世濟民”來解釋,昔日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就來源於此。
但在“高龍文”三字響徹寰宇之後,“經濟”二字,卻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按照高務實自己所說,所謂經濟,就是創造更豐富的物資,並且按照更優異的方式來分配。他甚至更進一步地說:經濟,是實學的基礎,也是關鍵目標。
這實際上已經是把實學引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張任有些似懂非懂。
對於實學理論,張任並非完全陌生——這個年代的儒者,實學派的人知道心學派的觀點,心學派的人知道實學派的觀點,並不是很稀奇的事。
但是哪怕是高拱在講實學的時候,也會費功夫去說“氣”、“理”之類的內涵和關係,惟獨高務實,既不談氣,也不說理,他幾乎只說“經濟”。
不光說,還付諸於實踐,親自來做表率——京華,就是他的實踐成果。
京華崛起不過十年時間,如今恐怕已經強大到能跟揚州鹽商集團分庭抗禮了,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
而他在庚辰科的策論中,把天下各種弊病皆歸根於“窮”的狀元卷,也是大家都看過的(狀元卷要公佈天下,以示公允),張任本來不是實學派的官員,但現在也越來越覺得高務實的觀點有道理。
此時的儒者,還沒有完全變成韃清時的犬儒,張任感到高務實所言有理,就開始琢磨起其中的道理來,而高務實在廣西的一連串勝利,更是為這些道理的正確性寫下了最好的註腳。
因此,張任要來請教一下高務實,到底怎樣在廣西搞這個“經濟”。
張任把這件事當做“論道”,因此選了青秀山這樣的地方。此地雖然還沒有後世的景點“塔影天池”——那塔在後世來說是古塔,但其實它建立於萬曆四十六年,現在還不存在——但“天池”還是在的。
而且,南寧曾有一位富商在青秀山天池邊間過一處別院,雖然在此時早已見慣了“世面”的高務實看來不算大,卻也足以容納一兩百人在其中居住。
不過這富商後來敗落了,天池別院就成了無主之地,由於就在南寧城角,也沒有匪盜敢來佔據,於是莫名其妙的就成了南寧府的“物業”,張任自然是能借用一下的。
當張任安頓好,打算去找高務實論道的時候,卻聽下人說高按臺和黃大小姐帶著人遊山去了。
張任本來不想礙眼,可是高務實任期不久,好不容易創造這樣適合論道的環境,不去打攪也不是路,只要苦笑著自言自語:“老夫看來非要做個多餘的人了。”
再一問,原來高務實一行去了鳳凰嶺,於是也帶著人趕了過去。
自古傳說,“鳳棲梧”中的鳳凰就是在邕州,也就是南寧,所以在南寧,跟鳳凰有關的地名很是不少,鳳凰嶺想必也是其中之一。
張任趕到的時候,並沒有看見什麼少兒不宜的畫面,幾十個高家家丁和相當數目的思明狼兵跟著,能怎麼不宜?高務實和黃芷汀正在山頂上,迎著晚春的山風,朝山下指指點點,有說有笑。
看到張任不辭辛苦地跑來,兩人似乎有些意外,但還是聯袂前來迎接。
“老夫先陪個不是,打攪二位雅興了。”張任笑呵呵地道。
兩人自然連道無妨,然後高務實便問起張任的來意。
張任不好上來就說正事,便說也來看看風景,言此地風光秀麗,正是文人雅士該來之所。
高務實當然知道他是在瞎扯,但文人雅士嘛,有時候不風流也得裝一裝風流,便笑著道:“撫臺既有雅興,何不賦詩一首,也好留作後人憑弔?”
張任不料他明明能看出自己的用意,卻還真順著自己的話往下說,推辭不得,只好左右看了看,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