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5章 鄭國泰,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這兩個詞一開始倒不是和權臣、廢立這些事情掛鉤的。
春秋時期的齊國齊僖公時發生內亂,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都被迫流亡在外。齊僖公過世後,兩人爭相迴歸繼承王位,開始了一次“與時間賽跑”的大賽。
當時,管仲輔佐公子糾,為保公子糾繼位,管仲就帶人截殺公子小白。管仲一箭射中了小白,就以為小白已死,於是放慢了行軍速度。沒想到,那一箭只是射中了小白的帶鉤,小白急中生智,裝死躲過了管仲的眼睛,並且快馬加鞭,搶在公子糾前面回到了臨淄,登基即位,號齊桓公。
齊桓公登基後,想任命輔佐自己多年的鮑叔牙為相。然而鮑叔牙卻堅決推辭,說自己的才能不足以擔此重任,反而向齊桓公舉薦了管仲。在鮑叔牙的堅持下,齊桓公從魯國迎回管仲,拜其為相。委以重任。
齊桓公和管仲二人君臣一心,聯手打造了齊國的霸業。《荀子·仲尼》說:“齊桓公倓然見管仲之能足以託國也……遂立以為仲父。”楊倞注:“仲者,夷吾之字;父者,事之如父。”後因之用以稱管仲。這就是“仲父”這一稱謂的由來。
應該說,齊桓公是發自內心的尊敬管仲,視之如父,才稱其為“仲父”,但是後來的效仿者們可就不一樣了。
秦國的莊襄王死後,嬴政初登王位,相國呂不韋把持朝政。呂不韋囂張跋扈,“效齊桓公以管仲為仲父”,讓嬴政也稱自己為“仲父”。地位不穩的嬴政此時不得不對大權在握的呂不韋忍氣吞聲,遂了他的心願,稱其為“仲父”。
東晉時期,王導擁立司馬睿在建鄴登基。雖然表面君臣和睦,但是有擁立之功的王導根本沒有把皇帝放在眼裡。彼時,王匯出身的琅琊王氏權傾朝野,眾多朝臣都是王氏黨羽,他讓群臣給皇帝司馬睿上書,讓司馬睿稱其為“仲父”。史載:“朝野傾心,號為‘仲父’。”司馬睿不得不從。
再來說說“尚父”。鄭玄說:“尚父,呂望也。尊稱焉”。呂望、呂尚、姜尚其實都是同一個人,就是“功保周朝八百年”的姜太公姜子牙,也就是齊桓公的先祖。
呂子曰:尚乃名也,即呂尚;父:尊稱也,同於父輩,且呂尚為武王岳父,故尊稱尚父也。此處的“父”也是對長輩重臣之尊稱。說白了,“尚父”就是周武王對姜子牙的尊稱。姜子牙不僅是伐紂和開創周朝的大功臣,還是武王的岳父,所以武王稱其為“尚父”,自古以來沒有人認為這一稱呼對於姜子牙而言有什麼問題。
但其後來效仿者也有很多,而且就開始“有問題”了。
如董卓:《三國志·魏志·董卓傳》:“卓至西京,為太師,號曰尚父。”
如李輔國:《新唐書·宦者傳下·李輔國》:“帝矍然欲翦除,而憚其握兵,因尊為尚父。”
如郭子儀:《新唐書·郭子儀傳》:“德宗嗣位,詔還朝,攝冢宰,充山陵使,賜號‘尚父’。”
這些讓皇帝向自己低頭,把自己的權威凌駕到皇帝的權威之上的權臣,幾乎都是慘淡收場:
呂不韋被嬴政賜鴆酒毒死;王導雖然得以善終,且死後極盡哀榮,但是其暗助兄弟王敦禍亂朝綱,且把持朝政多年,名聲不佳;董卓就更不要提了,廢立挾持漢帝,終至天下大亂,最終被呂布所殺,誅連三族;李輔國雖擁立唐代宗,但是僭越皇權,最終還是被代宗派人刺殺,甚至還諡號曰醜。
這些人當中唯一名聲和結果比較好的就只有郭子儀。郭子儀確有再造大唐的功績,可以說他的功勞與姜尚和管仲比也毫不遜色。因此,皇帝叫他一聲“尚父”,他還是擔得起的。
但最關鍵的是,郭子儀不貪戀權勢,謙遜低調。從不爭權,一直對朝廷忠心耿耿。所以最後能得以善終。
一溜兒的“仲父”、“尚父”之中,除了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