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章 華亭舊事(上),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德高望重的前首輔徐華亭居然求高拱放他一馬?
徐華亭認慫了?這個訊息真是讓在場所有人大吃一驚——除了高務實。
海瑞跟徐階槓上這件事說來話長,按理說徐階當國多年,家資豐厚,即便後來以言路逼退高拱,又過於縱容言路,結果惹得隆慶帝對他甚是不喜,但畢竟還是屬於光榮致仕,退休還籍,悠遊林下,含飴弄孫,好不愜意。
然而誰也沒料到的是,隆慶三年六月,新任應天巡撫海瑞的到來,將這種美好愜意一下子打得粉碎。海剛峰的威力,在大明官場中屬於核彈級別,這個大家都是清楚的,但實際上他對所轄區劃內各項事務的整頓中,手筆最大也最嚴厲的,莫過於對土地所有權的清理,而這正是對徐階的利益傷害最重的一項動作。
海瑞幹嘛了?哦,海瑞說了:華亭公你家的田地至少要退一半出來。
徐家有多少田地?這個恐怕只有徐家自己清楚。
但實際上,徐階的門生故吏們對於徐階的鉅額家產心中大多有數,這些家產從何而來也心知肚明,只是這種事做的人多了,有時候甚至就會變成一種潛規則。於是這些清正君子紛紛表示:徐家的家業都是自家苦心經營而來,乃是再正當不過的合法財產,並非受賄或勒索來的產物。但光這樣講還不夠,太被動了,於是又稱海瑞此人辦案草率馬虎,尚未查清徐階有多少田產就盲目令其“退產過半”,完全是重大失誤。更有甚者,居然言之鑿鑿地聲稱,根據考證,徐階實際田產僅有三萬畝,而非傳說中的十八萬、二十四萬或四五十萬畝。
嗯,如果是這樣的話,按照大明的實際情況而論,一位致仕首輔多年經營居然只有三萬畝田地,那當然不能算貪,不僅不貪,甚至可以算清廉了——什麼,你說高拱只有不到三千畝田?那當然是因為高拱不正常,再說整個高家六兄弟(實際五人,一人早逝)在新鄭及周邊所有的田地加起來,還是有一萬多畝的。至於說高家從高拱的祖父高魁開始都是官員,特別是父親高尚賢乃正德庚午科解元,正德丁丑科進士,曾做到光祿寺卿,為官二十餘載這些舊事,大家就無視了。
實際上徐階在相位時,松江近半賦稅收入皆入私囊,終成一方鉅富,箇中手段為何?原來,當地賦稅徵收上來後首先要經過徐府(想來是因為徐家產業大,佔據地方賦稅的主體),地方官吏向京城提交的稅金,居然是直接從徐府提出來的。而徐階在此處巧作手腳,以七銖銀算作一兩銀,自己吃掉差額,“司農不能辨也”。——究竟是不能辨,還是畏於當朝權貴的威勢而不敢辨?這個就無從知曉了。反正這個說法出自於于慎行的官場回憶錄《谷山筆塵》,而於慎行按說是張居正的門生,也即徐階徒孫輩。
總之,徐府子弟使用投獻、詭寄、挪移、飛詭、灑派、虛懸、寄莊……等各種舞弊手段,大肆侵吞國有資產,兼以盤剝鄉里百姓,奪取他人賴以謀生的田舍,是不爭的事實。而徐階作為一家之主,究竟是始終被矇在鼓裡,還是心知肚明而默許甚至暗中支援,那就只有徐階自己知道了。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海瑞時對徐階的理解,顯然傾向於從負面角度出發,對徐階的貪吝多有不滿。這裡還有一樁事:海瑞剛上任時,曾因為吳中饑荒向當地富人募捐,在海青天的威名震懾之下,當地富豪還是不得不給面子的,譬如溧陽的一名官商富豪就直接捐出三萬兩白銀,而海瑞去華亭縣募金,徐階在萬般無奈之下,才不情不願地拿出了幾千兩銀子應付他——這恐怕還是因為海瑞本身是徐階此前所推薦的緣故。
當時徐府掛名家人多至數千,招搖在外,海瑞建議徐階削去那些假借的戶籍,使他們不能繼續妄借聲勢為非作歹,誰料徐階竟然表示為難,沒有答應。這兩樁事,大概給海瑞留下了相當不好的印象,乃至影響到後來處徐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