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7章 鄭松的決斷(4更破萬),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通行,以示其為大明內屬。
另外,雖然安南仍然保持三年一貢,但安南使臣在明廷得不到陪臣的待遇。
譬如嘉靖二十二年時,安南使臣入貢,禮部就認為“安南既廢不王,則入貢官員,非異時陪臣比,宜裁其賞賜”。去年高務實實際主持纂修的《大明會典》中,也將安南都統司列入土夷襲替之中。
在原本的歷史上,萬曆二十年時,安南南方後黎朝復國後得以中興,入東京,滅莫朝。明廷便以莫朝為中國“內臣”為由,再次準備“興滅繼絕”,討伐後黎朝。
彼時後黎朝大懼,黎世宗忙不迭遣使入朝,向萬曆帝彙報安南情況,然後誠惶誠恐地請求萬曆帝恢復以往“安南國王”的冊封。
但是,大明爸爸直接無視了他,以局勢未定為由,拒絕其請求,依舊授予“安南都統使”之職,還令其劃出高平、太原讓與莫氏子孫,以示為莫氏宗廟不絕。
黎朝也沒有辦法,只能照辦——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十七世紀末。
所以,說一千道一萬,安南現在在法理上其實是大明的內屬“自治區”,地位等同於大土司,只是自治權更大一些而已。
這是性質問題,而大明很重視這種玩意兒。
高務實現在大軍南下,就是要給安南一個感覺:咱們真的要變成內屬啦,不光是名義上的內屬,還要跟廣西等地的土司一樣聽調聽宣!
高務實現在就是要讓安南人有這樣的覺悟——至於最後怎麼安排,那還要看高務實的手段,現在還不是告訴他們的時候。
一言而決其掌兵“王爺”的權柄予奪、一言而決其“國內”的財賦用度,這都是高務實故意這樣做的。
------------------------------
寧平,後黎朝鄭軍大營。
就在高務實與高珗談話的同時,年僅三十一歲的後黎朝右相、諒國公鄭松,正面沉如水地看著手裡的一堆奏報。
鄭松麾下最受信任的三大愛將黃廷愛、阮有僚、鄭杜也都是面色沉重地站在他案前,誰也不肯主動開口。
半晌之後,鄭松才嘆了口氣,道:“黎光化他們雖然把事情辦成了,可誰能料到明人的反應會這麼大,居然出兵南下了……偷雞不成蝕把米,說的可能就是本國公吧。”
黃廷愛不滿地道:“吳賊奸詐,此番出兵說不定只是趁火打劫,未必是因為黎光化他們乾的那檔子事。”
吳賊,說的就是明人,蓋因為當初朱元璋建國時立都南京,且在稱帝之前自號吳王,因此後黎朝一旦自我裝逼,就喜歡把明人、明軍稱之為“吳賊”。
鄭松微微皺眉,卻沒說話。
另一員阮有僚道:“現在糾纏明人出兵的原因,末將以為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與其浪費時間琢磨這些,還不如先想辦法早點拿下河南——確切的說,是消滅河南的莫軍主力。”
他微微一頓,馬上接著道:“眼下對於明人出兵的兵力恐怕還不太準確,這些軍報和細作報告各執一詞,有說明軍出兵三萬的,有說明軍出兵五萬的,更甚至還有說明軍出兵十五萬的……相差太多了,根本做不得準。
然而我們也不能坐等明軍整頓莫氏之後,挾莫氏之力,一齊南下攻我。末將以為,我們得趕緊行動起來,先把莫氏在河南的這三萬殘兵敗將收拾掉,然後才能擁有與明軍相爭的實力……河南敵軍雖然是新敗,士氣低落,但難保他們不會因為得了明軍的援助而振奮起來,是以此次出兵快得、慢不得。”
鄭松略微點了點頭,又問:“你們覺得該怎麼打?”
說到打仗,黃廷愛的興致就上來了,連忙道:“右相,末將覺得這場仗不要用什麼計,就之上上去一頓猛攻,摧枯拉朽地把莫敦讓再次打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