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按理說,大家同屬勳貴子弟,年齡也相差彷彿,朱應楨與張元功如此逼問前來拜訪的李宗城,實在有些說不過去。但實際上,這裡頭是有原因的。

朱應楨與張元功懷疑李宗城之父李言恭此次北上的目的還只是其中之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靖難系勳貴與開國系勳貴之間一貫有點……不說矛盾很大吧,至少也是井水不犯河水,雙方之間很少有什麼走動,了不起就是點頭之交這樣子。

即便同是徐達後人的徐家,南京魏國公一系與北京定國公一系之間的關係也頗為冷淡。

最後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在於朱應楨和張元功瞧不起走了狗屎運得到臨淮侯爵位的李庭竹——也就是李宗城的爺爺。

這件事是這樣的:李庭竹是曹國公李文忠的後裔,這按理說祖上乃是國公,但到了嘉靖朝的時候,續封爵位卻只封了侯。而即便這個臨淮侯,原本也根本輪不到他。嘉靖十一年初封臨淮侯的是他堂兄李性,不料這位侯爺貪圖享受,樂極生悲,兩年後就一命嗚呼,連子嗣都沒有留下,爵位便落在了李庭竹的父親李沂頭上。

李沂也是襲爵兩年便過世,二十一歲的李庭竹便承襲了臨淮侯爵位,三年之後才二十四歲,就掛平蠻將軍印出鎮湖廣,三十四歲提督操江,率水師抗擊過倭寇,在淮安當過漕運總督,後任南京中軍都督府掌印。

在講究血脈嫡親的大明朝,李庭竹由於父親的爵位是“撿來的”,所以他這個臨淮侯在很多時候不被頂尖勳貴們待見。朱應楨和張元功雖然年紀還小,但家庭出身明顯就是頂尖勳貴,再加上他們一個是成國公嫡長孫,一個是英國公嫡長子,當然也就順帶的對現在的臨淮侯一系看不上眼了,更別說他們家都是國公級別,李家則只是侯爵。

也許在普通人眼裡,不管國公爺還是侯爺,都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但其實大人物之間也分三六九等,在成國公、英國公眼裡,臨淮侯還真就算不上什麼遮奢人物。

說句不客氣的話,應天巡按御史這種理論上的七品文官都比南京重要的勳臣臨淮侯值得兩家國公爺重視。

是以,此刻在朱應楨與張元功如此咄咄逼人之下,雖然年幼但很有自知之明的李宗城還是隻能低聲下氣地解釋:“二位世兄,家父來京的的確確與京師這些事情一點關係都沒有,他其實……”

李宗城說到這裡,嘆了口氣,心說沒辦法,這事只能直說了——反正他們兩家關心的只是京師的事,南京那邊的事情應該是不會有什麼興趣的。

於是接著道:“其實是因為日前看到朝廷邸報,說內閣和都察院已經準備就魏國公那件事進行詳查,所以才打消了去關中的計劃,北上來京。”

“嗯?”朱應楨與張元功再次對視,朱應楨問道:“魏國公?他有什麼事?”

這句話就很暴露底子了,他居然連魏國公那裡發生了什麼事情都不知道,看來還真的只是把目光盯緊京師這一塊,至於外頭……反正也管不著,隨他們去吧。

李宗城只好把魏國公徐鵬舉家裡的事情說了一說,然後強調道:“魏國公家裡這檔子事,其實南京各勳臣家裡都是門清的,沒有哪家不知道,只是魏國公一家一直都是南京勳臣之首,各家勳臣輕易不會多管閒事。”

這下朱應楨和張元功就明白過來了,張元功介面道:“所以你父親此來的目的,就是觀察一下朝廷的動向,看看朝廷是不是真的要拿魏國公開刀,以此來決定你們臨淮侯家對這件事的態度?”

李宗城賠著笑點頭。

“先等等。”朱應楨卻擺了擺手,盯著李宗城道:“宗城賢弟,這件事我看沒這麼簡單吧?朝廷要不要動魏國公,這件事與你們臨淮侯府的關係,我琢磨著也不是很大吧?畢竟,我們就按最嚴重的算,這事兒被朝廷追究了,非要徹查到底,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晉二當家

陽光老頭

大唐:李二!你傳我皇位幹什麼?

回家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