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0章 劍指東瀛(廿五)南軍偏廂車,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戰術的更新,更是加速了日本在整體形式上的統一程序。
而自長筱之戰以來,火繩槍的功用和效果,都為戰術的演變等各方面帶來快速的進步,比起個人的單發鐵炮射擊,15至30人左右的集團射擊方式更能發揮效果,因此弓組、槍組的編制方式,都被日本視為是戰力的重要來源。
自古以來,任何軍隊在與敵軍作戰距離縮短的過程中,都是因為找到了最佳射程(箭的有效射程距離)而首先開啟弓箭射擊的戰鬥,但由於鐵炮的射程距離較弓箭長,以當時日本所獲得的葡萄牙火繩槍而言大約可達到一町(約120米),因此展開了逐漸朝接近敵軍的鐵炮射擊的攻勢。
由於當前的技術條件限制,日軍鐵炮在發射子彈前,都要先開啟裝有火藥的火皿,瞄準後拉起引鐵,火繩挾就落到火皿內,火繩便將口火藥引燃,燃火會引發槍身內火藥,由此將彈丸發射出去。
因此,在此時的日軍各部中,“開啟火蓋”就代表開戰之意。畢竟,鐵炮的射擊大多都是表示戰爭的開始,所以在所有的軍陣前線必會配置鐵炮隊。
然而很快加藤清正便發現,與當前這支明軍作戰完全不同於與朝鮮軍作戰,第一個不同點就在於明軍比他的第一軍團更早開火。他“開啟火蓋”的命令都還完全沒有準備喊出,明軍已然在他們的將領一聲令下之後打出了第一輪齊射。
“彭——”的槍響聲,彷佛直接打中了加藤清正的心臟,讓他的心勐然一揪。他留在中軍壓陣,並不在前線的鐵炮組,當然不會是真被擊中了,只是他知道明軍開火之所以如此早,在排除明軍指揮官根本不懂指揮鐵炮這個可能性之後,唯一的理由就是他們的鐵炮有效射擊距離更遠!
如果用後世的度量衡來標的,那麼日本戰國時代的鐵炮大部分都是口徑15.8mm的火繩槍,偶爾也有使用18.7mm口徑的厚重鐵炮。
無論哪一種,反正初期火繩槍爆發力都比較薄弱,有效射程約200米,最大射程不超過500米,這種情況有時會因為火藥量以及槍手熟練度而有所差別。
至於射擊精度,顯然都不怎麼樣,雖然有效射程達到了約200米,但因為精度不佳,最終日軍各部往往還是要求野戰時第一次射擊的距離不超過一町,也就是120米左右才允許開火。
然而明軍開火的原則顯然與他們有別,加藤清正因為本就要指揮鐵炮組,所以一直都在嚴格目測距離,他知道剛才槍聲響起之時雙方戰線相距還有兩町左右——難道明軍鐵炮的有效命中射程竟是我軍兩倍?
加藤清正倒抽一口涼氣,連忙掃視前方,檢視明軍射擊之後己方的戰損情況。
這不看還好,一看之下果然嚇了一跳,鐵炮組前線撲通撲通倒下去至少二十幾人,雖然後方連忙補上戰線,但由於日軍士卒也發現明軍鐵炮恐怕比己方厲害不少,前進的勢頭出現了一些不自覺的停頓。
加藤清正大喝:“鼓點——起!”第一軍團中的鼓手立刻開始擂鼓,前進中的日軍因為鼓點的關係,總算恢復了正常的推進速度,陣線看起來也穩固了許多。
然而加藤清正知道這是不夠的,因此再次喝令:“鼓點加速!”日軍的推進速度由此又隨著鼓點變得更快了一些。顯然,加藤清正是為了避免遭到更多輪次的明軍鐵炮齊射。
可惜明軍在這方面的表現仍然超出加藤清正預期,不僅第二輪齊射立刻便到,甚至第三輪齊射也沒等多久,三輪齊射中間的兩次間隙時間幾乎一模一樣,都只夠已經加速推進的日軍走出十五米左右。
好在經過這三輪齊射,明軍的第四輪齊射來得明顯慢了一些,但仍然在日軍“開啟火蓋”之前完成,而正在第一軍團鐵炮組接到加藤清正大吼著下達的“開啟火蓋”命令同時,明軍方面忽然有了新的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