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1章 朝歸倭附(圓二)備受關注,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京華馬鞍山鋼鐵廠護廠隊的六百武裝家丁作為內層護衛,確保銀子不會被陷入瘋狂的民眾哄搶。
此次事件震驚天下,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人懷疑明聯儲的實力,尤其是明聯儲背後的京華集團到底擁有多少現銀——嗯,這是因為那些銀磚全都陰刻著編號,如“京華日銀百兩00032”、“京華呂銀百兩00065”之類。
據後來一些訊息人士透露的訊息說,“日銀”就是出自日本各處銀山的銀子,“呂銀”則是從呂宋獲得的銀子,不過這些銀子好像也不是呂宋所出,而是“紅夷”從“極東之地”跨海運來與京華貿易的。
“日銀”還好說,日本有銀山這件事,江南地區的老百姓也是很多人都聽說過的,但是紅夷居然有這麼多銀子?
於是就有在海上跑生活的人跳出來解釋了,說跟過京華船隊的人都知道,那些紅夷在極東之地發現了好幾處銀山,銀子多到挖不完。要不是實在離得太遠,而且從咱們這兒去“極東之地”逆流居多(洋流),否則真想去當淘金客——哦,淘銀客。
這下子大夥兒都沒話說了,京華的生產能力大家都有耳聞,現在又有這種完全不缺銀子的大買家,那京華的銀子當然多了,多到沒法估計。
當然了,以上這些都是民間看法。實際上,京華當時湊這筆銀子也並不是如看起來那樣輕鬆,南北兩洋艦隊為此同時出動,京華北京銀庫搬空了一半(可不能全搬空),日本銀庫、呂宋銀庫也都緊急調發,這才趕在一個半月的期限內調集了這麼多現銀。
這件事危險就危險在,當時高務實是得到過訊息,知道江南一些財閥聯合起來想搞事,但他們在明聯儲的存單有不少如同“飛寄”手段一般,並不是用他們自己的身份存起來的,但到了要擠兌的時候卻都集中起來。
這樣一來,就導致了高國彥和高務實這倆堂兄弟都誤判了擠兌的數量級,他們以為這次擠兌的規模應該也就在五百萬兩到六百萬兩之間,誰知道最後翻了一倍,差點讓明聯儲翻車。
當然,不管怎麼說,事情最終完美擺平,明聯儲富甲天下的名聲也徹底打響,包括京華銀行這個明聯儲最重要的資方,其實力也再也不受任何懷疑。與最終這樣的結果相比,此前承擔的危險似乎也就值得了。
不過明聯儲有錢歸有錢,但各大銀行、錢莊的銀子難道都靠資方本身的存銀頂著嗎?如果明聯儲本身不賺錢,那麼高務實搞這麼一個機構的目的在哪呢?絕大部分官員依舊想不明白。
在他們看來,明聯儲的借貸利率太低了,光靠收借貸利率不說無利可圖吧,至少也是一邊賺一邊扔——明聯儲的攤子大啊,用地用人加轉運和護衛,這可是哪哪都要花錢的。
但是看不懂並不影響一個關鍵判斷:有明聯儲在手,高務實這個“大戶部”的當家人,才算名副其實掌握著天下財權。
如果換一位戶部尚書,別的且不說,還能如此輕易找明聯儲借錢應急嗎?恐怕是難了。但是戶部需要有錢應急偏偏又是經常之事,就好比此前朝戰爆發,這種“意外驚喜”誰能料到?臨時要開大戰,錢從哪來自然就成了大問題。
但是有明聯儲在,這個問題就簡單多了——這個仗你朝廷只管先打,今後數年的稅款中單獨計劃一筆作為還款項就行。
掌握著天下財權,打仗戰無不勝,改革次次獲益,而且年僅三十有七。這樣一位輔臣回京述職,他所帶著的提議自然備受關注。
例如心學派新晉的兩位閣老趙志皋與沈一貫,今日就不得不臨時會晤一番,在趙閣老府上商議己方究竟該對相關大事持什麼樣的態度。
哦對了,之所以是在趙志皋府上,是因為這位閣老身體不好,幾乎就是個藥罐子,讓他去見沈一貫在客觀上有些為難,畢竟不良於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