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7章 援朝抗倭(卅三)紛沓而至,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滿,祖承訓不得已,這才退軍遼東。當月二十,朝鮮兵曹參知沈喜壽奉命前往九連城,面見蕭如薰請求不準祖承訓退兵,蕭如薰表示這事要請示李如松,因此李如松很快得知訊息。
李如松的說法是,祖承訓在平壤戰後,立刻向他報告朝鮮通敵,說“朝鮮之兵,一小營投順。”而且日軍陣中並非朝鮮所謂“倭奴只用鐵九長劍,無他技也”,也絕非人數“一二千”,而是“賊中多有善射者”、“其數過萬”,而朝鮮軍也並不配合明軍作戰,士兵畏懼不前。
李如松又說,朝鮮辯稱“平壤射者或令我人被搶者發射也”,日軍人數一概不知,同時拒絕承認有朝鮮人投敵。另外,朝鮮戰前便在仿製火繩槍,對明軍到此時依舊強稱沒有,日軍兵力釜山登陸第一批,前線奏報便是日軍萬人,此時對李如松則仍推說他們一概不知。
朝鮮軍向日軍投敵之時,朝鮮查明是在史儒陣亡、前軍後退之時。而當時祖承訓退出城外,在平壤西門列陣時看見朝鮮方面的李薲部士兵中,與日軍有互相對話的,而日軍也因此而稍稍撤退。因此,祖承訓認為朝鮮軍隊與日軍相通,事已無可為,只能退兵。
李如松還順便送來並非直接軍情的一些訊息,比如朝鮮自然不會承認其國人投敵,“我國人與賊不共戴天”,然而很快就被查到當時對李朝政府心懷不滿之人在肅州官府門柱上,書寫“大駕不向江界,而向義州”十個大字向日軍通報朝鮮朝廷的動向。
而此時日軍在平壤則向朝鮮民眾發放名帖,以示將長居於此,朝鮮各地平民大量投倭。“近來賦役煩重,民不聊生,刑罰又從而大酷,軍民怨氣滿腹,無路可訴,其心離散已久”、“沿海頑民,皆剃髮易眼而從之,處處作賊者,倭奴無幾,半是叛民,極可寒心。”
而就在明軍進攻前一天,朝鮮還收到“平壤賊窟近處村氓,或有往來受章標,聽其敎唆者。金德福、劉希之者,遠居昌城,往受章標。”的報告。
那麼為何朝鮮要用各種方法手段,讓明軍進城呢?李如松結合他那邊得到的訊息分析認為,在咸鏡道淪陷的訊息傳到朝鮮朝廷之後,李昖與大臣討論後,憂慮咸鏡、平安兩道日軍合兵西進,所以要乘小西行長所部“必於在平壤時,乘其未備而攻之可也”。
至於突襲平壤,連李昖都知道“大概入城中則不便於馳馬”,而朝鮮大臣的建議是“乘夜放火,使賊驚亂,然後攻之則可矣。”
這種幾近送死之事,當即由李昖拍板議定,“舉事必待天兵而可為”。 之所以不停催促明軍急進平壤,不惜使用假情報來誘導祖承訓,其本意只是“恐此賊(加藤清正)聚集,然後與西賊(小西行長)合勢也”。
也就是說,其實在祖承訓渡江之前,朝鮮上下已經制定好了夜襲平壤的軍事計劃,只是突襲難度極大,且“城中不便馳馬”,朝鮮軍自己辦不到,所以朝鮮就預定給祖承訓的騎兵部隊來做了。
朝鮮人的的如意算盤就是,風險大的留給宗主國來做,夜襲平壤要是成功,則順勢追擊,若平壤明軍戰敗,那就是李昖親口所說“既奉聖旨而來,若因一敗,撤兵送去,則我國之事,固不足恤,而皇威虧損,不可使聞於四夷也。”
於是,平壤之戰就在朝鮮人的刻意誤導矇蔽之下,大明前往救援朝鮮的軍隊,用己方將領和士兵生命作為代價,被朝鮮人拖進了中日正面大規模軍事對決裡。
李如松的怒火隔著紙張都能看得出來,他一方面認為朝鮮朝廷小人當道,連國王李昖都是完完全全自私自利、恬不知恥;另一方面,又對祖承訓的戰敗極不甘心,認為他純屬被“自己人”給陰了,導致失了大明的顏面、失了遼東軍的顏面。
最後李如松用一句話總結:顏面失之平壤,末將必親自找回!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