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9章 平倭(八)幸州,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得下令撤退。

第三陣由黑田長政率領,黑田長政吸取了前兩陣的教訓,下令保持距離,避免在朝鮮射程之外就有人擅自發起衝鋒,其下令鐵炮隊集中至軍前射擊柵欄及掩藏與其後的朝鮮士兵。

黑田長政對自己的戰法頗有信心,輕哼道:“小西這傢伙被明軍嚇破了膽,竟連朝鮮軍也不能戰勝了。至於石田,歷來不配武士之名,本就不具備作戰的才能……

不過,這支朝鮮軍倒是在幸州費了不少心血,但也無妨,只要能穩步進取,等待可發揮我軍優勢之時,自然無人能擋。”

然而朝鮮這兩道柵欄砦堡著實是精心修築,日軍所謂鐵炮不過是火繩槍,難以對柵欄造成嚴重破壞。日軍也發現了這一點,因此又將手中鐵炮抬高角度進行仰射,希望將彈丸射入城中。

然而日軍與幸州城樓相距較遠,彈丸雖然也勉強拋射入城,可惜在那之後已威力大減,朝鮮軍幾無傷亡。黑田部亂射時久,卻並無成效,黑田長政未免繼續損失,也只得尷尬撤退。

而就在這一時刻,柳成龍收到權慄請明軍施以援手的請求,顧不得雙方前不久才剛剛發生的齟齬,立刻求見大明御倭經略宋應昌。

柳成龍這次看來沒什麼傲骨了,恭恭敬敬地道:“經臺,前線危急,請您立刻發兵吧!以天兵之戰力,即便收復王京也是勝券在握,且眼下日軍正大舉進攻幸州,幸州守將權慄將軍十分需要援救,亦或者天兵此刻發兵王京,同樣也可解幸州之危。”

然而只是他著急並沒有意義,李如松撤兵回平壤以來和宋應昌的關係正處於微妙之中,雙方都知道對方現在正等待什麼——那就是高務實針對當前局面的指示。

簡單而言,在高閣老回信抵達之前,除非真有十萬火急的情況,否則無論宋應昌還是李如松,大概都不會做出什麼大動作。

因此宋應昌婉言回絕道:“碧蹄館一戰帶來的損失和影響比預計中要嚴重許多,眼下我軍需要一些時日來處理一些問題。另外,我早已有言在先,要求朝鮮軍歸於大明統一指揮,朝鮮各部不得擅自出戰。

此次幸州之戰我不知是誰挑起的戰事,但我深知朝鮮軍一直盼望獨立作戰,而我也曾向大王明言,若想朝鮮軍獨立作戰,則朝鮮必須展示相應的力量,那麼此時不正是朝鮮展現具備獨立作戰能力之機麼?”

所謂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柳成龍此時無法維持前不久的強硬了,只能再勸道:“經臺,我可以保證朝鮮軍民定會奮戰到底,死守幸州。然而眼下畢竟戰局為重,幸州為南北咽喉要地,一旦失守,倭寇將可漸處於有利態勢,屆時無論是進軍王京還是守衛開城、平壤,都將面臨倭軍戰略壓迫,因此還請經略寬宏大量,不計前嫌再施援手。”

宋應昌畢竟是御倭經略,如果對日戰況轉為嚴重,他是有直接責任的,因此柳成龍這樣一說他倒也認為有些道理,於是沉吟道:“都體察使所言有理,不過即便如此,也不必我軍大費周章進攻王京……收復王京時機未到,其中緣由都體察使不必細問。

至於救援幸州,這倒是輕而易舉。碧蹄館戰後,倭寇忌憚我天兵戰力,眼下只需出一偏師,虛張聲勢向王京方向發起佯攻,行此避實就虛、圍魏救趙、攻其必救之策即可解幸州之圍。我料倭寇若知明軍大舉來攻,必撤出幸州,退回王京,如此幸州可保。”

宋應昌這個決定在柳成龍看來並非對朝鮮軍最有力的支援,但畢竟是一大恩,柳成龍還是誠懇地表示了感謝。於是宋應昌向查大受及茅國器傳令,命他二人領兵三千,攜帶火炮、旗幟佯攻王京。

這道命令頗有講究:茅國器是南軍將領,宋應昌不擔心他不接受調令,而查大受卻是李家軍的嫡系,值此宋應昌與李如松陷入冷戰般的局面下,從他的反應大抵就可以揣測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晉二當家

陽光老頭

大唐:李二!你傳我皇位幹什麼?

回家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