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3章 正國本(十三)表演,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該傳出去的訊息都已經傳了出去,接下來就是看錶演的時間。
都察院左都御史蕭大亨很快奉旨與東廠提督王安合作督辦“藥膳桉”,也就是調查翊坤宮。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皇帝咳血的起因在於他此前所有用藥膳之中的某些成分可能與當日所飲的秋露白衝突,因此現在內廷外廷都習慣於將此桉簡單稱之為“藥膳桉”。
與此同時,趙志皋府上則開始湊錢,準備填補他兒子趙鳳威那七萬兩銀子的大窟窿,爭取早日獲得戶部方面的幫助,擺脫其所被劾的“私徵鹽稅”大罪。
其實趙志皋並不缺錢,七萬兩銀子雖然是一筆鉅款,但趙府完全拿得出來,不過這裡有兩個原因導致他需要一定時間來湊這筆錢。
第一個原因很簡單,趙家雖然有錢,但不代表趙志皋會在他京中這所大學士府裡放如此多的現銀。別說現銀,就算明聯儲銀票或者京華銀行的銀票,他也不需要放這麼多在手邊。
趙家和江南地區的很多官宦之家、豪富之家沒有多大區別,他們的資產雖然充足,但主要是以實物資產為主,比如良田、商鋪,亦或者這些年興起的商船、貨物等等,這些東西佔了他們資產的絕大部分。
他們當然也有現銀、有銀票,這些流動資金肯定有儲備。然而,既然都叫流動資金了,那肯定要放在需要流動的地區。
趙志皋即便高居閣老地位,可大明北方的商業圈子已經有了北洋海貿同盟這個超級巨無霸在,趙家的生意怎麼可能擠得進來?
當然,客觀上來說,趙家也沒那個本事把生意做到京師……他家不談田地的話,主要是做絲綢配套產業的,地域性限制比較強。
什麼叫“絲綢配套產業”呢?簡單的說就是在製造絲綢的多項步驟之中,趙家主要負責其中一個步驟。之前說過,有明一代的江浙地區經濟發達、結構也比較先進,這裡發達不必多說了,結構先進倒可以稍稍講兩句。
簡單來說,就是出現了相對複雜的產業分工。比如絲綢產業一般大致上可以分作養蠶、制絲、染印三大步驟。這三大步驟又可以細分,如制絲又可以細分為繅絲、調絲、卷緯等步驟。
以往大明在絲綢製造方面競爭其實並不充分——天下無敵有個屁的競爭?但是隨著高務實搞出京華版的珍妮紡紗機,並且投入到自家產業中之後,棉紡業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已經開始對絲綢產業形成擠壓——主要是價格方面的擠壓,當然也有棉紡織品質量提高帶來的衝擊等等,這裡先不展開說。
總之,從事絲綢產業的人發現,自己如果不趕緊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那麼即便海外貿易依然大賺特賺,但是國內的市場份額就很危險了。這種情況對於後世之人很熟悉,那就是到了“必須進行產業升級”的時候了。
大明的商人可能沒有什麼“產業升級”之類的學術理論,但箇中道理大家其實都明白,因此“被迫”產業升級了。
這種升級一方面是大家開始研究,看看能不能把絲綢織造工藝也進行一定程度的“機械化”,同時又不影響其藝術性;另一方面則是把生產流程分割開來,不再像以前那樣各家幹各家的,但各家都是一條龍生產,幾乎從養蠶到制絲再到印染全都自家一手包辦。
前一方面,導致現在絲綢產業出現了織造和刺繡分開進行的生產模式,即我先使用機械織造好各色綢緞,然後刺繡這個活再讓專業人士手工進行。
這就有了一定的專業化生產雛形了,並且依舊可以認為是高階手工藝術——畢竟綢緞只是基礎,繡工才是靈魂所在。沒有多年的學習和練習,繡出來的東西那可是難登大雅之堂的,明眼人一看便知差距。
後一方面,就和趙志皋他們家的產業息息相關了。自從開始進入“絲綢產業大分工時代”,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