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7章 援朝抗倭(廿三)朝鮮新訊息,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兵之敵。慶尚左水使樸泓見日軍勢不可擋,焚燬府庫糧草後撤出釜山,釜山鎮僉事鄭潑力戰而死。
半日之內釜山淪陷,城中軍民極少倖免。
樸泓逃出,立刻差人飛馳入京稟報。朝鮮國王李昖閱後震驚難言,大內官安慰道:“殿下勿憂,官軍必能擊潰敵寇。”李昖稍作定神,傳令夜集朝會。
百官覲見沉默良久,李昖大怒:“為何無話?寡人曾言必無倭變,如今嘲笑寡人嗎!”
北人兵曹判書洪汝淳言:“殿下,是臣等未做好準備,才使倭寇攻佔釜山,請賜臣一死!”既然有人帶頭,接下來自然便是群臣謝罪。而吏曹判書李元翼則上奏道:“殿下,當務之急是該立即調兵迎戰。”
李昖問領議政李山海該當如何,李山海言道:“依臣之見,此應為海賊而已,一萬之數雖大,但若作為倭國本土侵略之軍則為小數,而若論戰略,敵寇也不應登陸釜山,而應攻佔穀倉之地全羅道才是。”
“正是如此!”王京判尹申砬將軍附言道:“殿下,全羅道之利理應敵我皆知,至今未聞全羅道有軍情,若是國家戰事,怎會如此魯莽,僅攻釜山一處?所以臣認同領相所言,釜山失陷,應為較大規模海賊所為。”
李昖正欲認同,左議政柳成龍卻言道:“殿下,現在不過僅有一封奏摺上報,實情難辨,若是釜山之外不再有軍情乃是萬幸,而倭國是否其餘軍團尚未登陸,目下也不得而知,還是謹慎為好。”
洪汝淳辨道:“來報說得分明,倭船不過僅有百艘!倭國國力弱小,即便是本土之軍,如此船隻規模也必極限。”
而李山海之婿李德馨又言道:“有備無患,與其在此妄加揣測,不如立刻向朝鮮八道下令軍備動員才是。”
李昖聽罷對因慶尚道海岸問題而動員八道猶豫不決,吏曹判書李元翼上奏請調京軍鎮壓,申砬自請親領京軍南下釜山浦掃平倭寇。另一大將李鎰也自請同去,申砬與李鎰為朝鮮護國柱石,南平倭寇,北御胡狄,逢戰必勝,戰功顯赫,因而李昖心中欣喜。
事後,李山海於備邊司召集重臣,聽取兵曹判書洪汝淳戰略部署,定下以李鎰為先鋒下中路,左防禦使成日出東路,右防禦使趙炳出西路,再以義軍及兵曹協防,可阻賊寇繼續北上。
柳成龍也督促李山海及早下令京軍南下再定後續策略,李山海遂令申砬及李鎰儘快準備出發。
在王京君臣部署之時,小西行長則在攻下釜山後一面就地籌備接應事宜,一面揮師連下兩處港口,其部於十五日直撲東萊。
東萊城內,東萊府使宋象賢與慶尚道左兵使李鈺商議道:“釜山淪陷,寡不敵眾且遭突襲,著實猝不及防,而東萊駐兵三千,軍民合約兩萬,若守備得當,必能阻擋敵寇。”
李鈺想了想,道:“我自領我部埋伏於善山之上,待東萊與賊寇相持之時,我便攻其背後,使之腹背受敵。”宋象賢連忙勸李鈺,說兵少突襲無效,不如合兵一處,李鈺堅持不應。
東萊城外,小西行長於本陣與眾將定計。小西行長道:“東萊地勢平緩,朝鮮軍械老舊,士兵戰力低下,雖駐兵三千,不過烏合之眾而已,不如先修書一封勸降以示禮數。”
於是小西行長令人送信於宋象賢,信中寫道戰則戰矣,不戰則假道。宋象賢回信,戰死易,假道難。小西行長看後大喜,便下令立即攻佔東萊。
東萊守軍在宋象賢指揮下先以火銃轟陣,但朝鮮火銃威力不足,有效射程極低,再加上大明自朱元璋起就限制對朝鮮的火藥出口額度,導致朝鮮火藥儲備也極為有限。
為抵禦倭寇鐵炮的精度射擊,宋象賢命盾牌列牆抵擋鐵炮,弓箭手及火銃手交替射擊。對於鐵炮,朝鮮盾牌雖能擋一時卻三發必破,小西行長集合鐵炮隊進行多輪齊射,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